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古城考察。他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和当地居民、沿途游客亲切交流,并说:“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
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云南咖啡的独特地位,也揭开了一段关于“苦豆子”变身“金产业”的浪漫故事。
从“红宝石”到“金钥匙”
在云南,每一粒咖啡豆都承载着大自然的馈赠。从普洱的苍茫林海到保山的层峦叠嶂,从临沧的江河奔流到德宏的热带风情,云南的咖啡树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结出了一颗颗饱满红亮的“红宝石”。
“我们村的咖啡树,有的已经种了13年。虽然开始老化,但新种的树苗又让希望延续。”在普洱一咖啡种植基地,咖农魏大康指着山坡上新植的咖啡苗,眼中充满期待。近年来,普洱市以精品优质咖啡生产为目标,制定了生豆精品率、精深加工率“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让老咖啡园焕发出新活力。
云南咖啡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将咖啡产业列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产业,出台“咖六条”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咖啡产业向精品化、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设立575.66万元咖啡产业专项支持资金,通过精准扶持大中小型咖啡企业,推动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咖啡产业链向精品化、集约化转型。
随着“咖六条”政策的实施,巩固了云南作为全国最大咖啡产区的地位,对助力农民增收,提升“云咖”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4年,保山咖啡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作为精品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的“后起者”,泸水市构建了“原豆精品化、加工标准化、产品特色化、三产融合化”的发展模式。3年时间,建成300万株育苗基地和30亩良种库,带动1.07万户咖农年均增收1.2万元,增速实现22.6%。
从2021年到2023年,云南精品咖啡率从8%跃升至22.7%,精深加工率从20%飙升至56%,精深加工后的咖啡生豆价格更是上涨了10到20倍。
纪检力量筑牢产业根基
在德宏的一咖啡种质基地,保存着900多份咖啡种质资源,涵盖了7个种类16个品种,是全国咖啡种质资源最多、规模最大、基因型覆盖率最全的“咖啡基因库”。
“每一株咖啡种质都是科研人员精心养育的‘孩子’。”工作人员马关润抚摸着咖啡树的叶片,眼中满是深情。从1967年开始,四代咖啡人接力育种,让云南咖啡的“芯片”不断升级。其中,2024年新培育的某咖啡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让云南咖啡在高端市场崭露头角。
纪检监督力量也为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普洱、保山等主产区,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咖啡产业全链条,从示范园规划建设、品种选育引进,到技术培训指导、咖啡豆加工销售等环节,实施全程监督、精准服务。既严查项目资金落实的细枝末节,又推动解决产业堵点难点,确保各环节高效有序推进,助力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田间地头,直面咖农问需求,直奔咖企听心声,确保产业红利真正装进群众的口袋。”普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监督推动,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让“一城咖香”飘向更远的地方。
“以前咖啡销路不畅,大家积极性不高。”在保山市某村,咖农们正忙着采摘最后一拨咖啡果。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加维喜笑颜开地说,现在有了纪委的监督推动,全村与咖啡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价格跟着市场价走,村民们收入翻了一番。
云南的浪漫,咖啡占一半。云南咖啡激活了文旅融合“潮”业态,走“精品化”路线是“咖啡人”的共识。咖啡体验、游览庄园、欣赏美景等“咖啡+”模式,以及研学、文创、运动、休闲度假等多种“庄园+”体验方式,让咖啡庄园成为旅游新目的地。
数据显示,2024年该村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咖啡产值1.5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走向世界的“云南味道”
云南省农发(农垦)集团建立了以“从种子到杯子”的咖啡全产业链生态。历经33年深耕,已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拥有9600亩RFA认证种植基地,年鲜果加工能力达5000吨、脱壳产能达2000吨。
“我们不仅要让云南咖啡‘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在该集团纪委的全流程护航下,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全产业链升级,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咖啡生豆与焙炒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20余国。
在该集团的咖啡文化展馆,来自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等20余国的代表团先后前来参观。“我们以咖啡科技文化馆为载体,积极扩大云南咖啡的品牌和文化影响力。”该集团相关人员说,展馆通过“豆源—设备—技术—空间”四维共享,为省内外咖啡企业、中小型烘焙商、咖啡爱好者提供从生豆处理到品牌孵化的全链路支持,在共享生态中绽放独特风味。
这只是云南咖啡产业的一个缩影。从“一粒豆”到“一杯咖啡”再到“一个庄园”,云南咖啡产业演绎了从“苦”到“甜”的浪漫传奇。目前,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达126.7万亩,产量14.6万吨,均占全国的98%以上。其中,精品率提升至31.6%,精深加工率提升至80%,出口量同比增长358%,远销至29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咖啡的未来,在于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咖啡产业向绿色化、精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让云南咖啡的香气飘向世界每一个角落。(汪波 龚静 苏晓伟 邹清明 马斯婷 李玲 罗英芳 奎叶红 李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