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宣传教育>>正文

【廉史故事】:杨升庵的家训“四足歌”

  • 发布时间:2022-07-15 16:50:00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与徐渭、解缙并称为明代三才子,此中又以杨慎居首,后世更是尊其为“明代著述第一”和“明代文化巨人”。

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二月,杨慎参加会试,正德皇帝亲自宣布他为殿试第一,自此,杨慎供职于翰林院,充任修撰、经筵讲官等职,开始了仕途生涯。

做官没多久,杨慎看明武宗朱厚照整天游玩嬉戏、亲近佞臣,不理朝政,心里压抑不住愤怒,直言指责朱厚照“若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则必有意外之悔”,劝皇帝停止这种荒唐行为,可武宗根本不放心上。杨慎气愤不过,便称病告假,辞官故里。也因如此,杨慎于明嘉靖初年充军到永昌卫(今保山),并落籍永昌36年,因此永昌成了杨慎的“第二故乡”。

杨慎谪戍永昌期间,多数时间在位于太保山东麓的四川会馆后院(今状元楼)里博览群书,并撰文著述。据考证,后来被毛宗岗父子将其录为《三国演义》开篇第一词《临江仙》就是在此修订成稿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在永昌的这36年中,他以一个充军老兵的身份奋笔疾书,描江山,述社稷,洋洋洒洒,淋淋漓漓,写了上百种作品,最终成了明代著述第一。数百年来,杨慎一直以亲民的形象存活于保山民间,保山人民习惯称呼他为“杨升庵”或者“杨状元”。新都杨慎家族,历来坚持清白传家,杨慎的曾祖母熊夫人就曾留下“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的“四重”家训,教育子孙敦睦人伦,兴家立业。杨慎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良好教育。杨慎晚年,潜心修订前人创作的《四足歌》,从居住、饮食、娶妻、育儿四个方面教育子孙淡泊名利,节俭持家。原文为:

茅屋是吾居,休想华丽的。画栋的不久栖,雕梁的有坏期。只求他能遮能避风和雨。再休想高楼大厦,但得个不漏足矣。

淡饭充吾饥,休想美味的。膏粱的不久吃,珍馐的有断时。只求他粗茶淡饭随时济。再休想鹅掌豚蹄,但得个不饥足矣。

丑妇是吾妻,休想美貌的。只求她温良恭俭敬姑嫜。再休想花容月色,但得个贤惠足矣。

蠢子是吾儿,休想伶俐的。聪明的惹是非,刚强的把人欺。只求他安分守己寻生计。再休想英雄豪杰,但得个孝顺足矣。

杨慎去世460多年,但是他写的关于永昌大地的大量诗词文章一直被反复引用,特别是他家的家训《四足歌》,也被保山人民广为传颂。在临终前,他为自己写下一篇《自赞》,以总结自己的一生,同时告诫子孙重义轻利、见义勇为。原文为: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于君亲。遭逢太平,以处安边,歌咏击壤,以终余年。天之顾畀厚矣,笃矣;吾之涯分止矣,足矣。困而享,冲而盈,宠为辱,平为福者邪。

现在,杨慎留下的“四足歌”家训和临终遗训,被收录进了多种版本的传统家风家训书籍,发挥出了以文化人的作用,对培育当前良好社会风气具有积极作用。(隆阳区纪委监委 施荔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