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镇灾情发生后,是如何组织灾情排查的?紧急转移的人员是否都安全转移?上级是否下来指导防汛减灾工作……”这是近期昌宁县纪委监委在开展防汛工作监督检查的一个场景。
9月份以来,全县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导致昌宁县13个乡镇出现洪涝灾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农作物受灾、农户房前屋后坍塌和基础设施损毁等情况。灾情发生后,昌宁县各级各部门及时深入村、组、农户调查受灾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组织疏通中断公路,尽量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进入汛期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积极拧紧责任链条,将“乡镇纪委属地监督+派驻机构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相结合,组成4个防汛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重点围绕防汛减灾责任落实、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对水务、自然资源、应急、发改等19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13乡镇及部分村(社区)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充分发挥“派”的优势,将19个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落实防汛减灾工作情况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各主责单位聚焦监测预警、灾害防范、物资保障等关键点,严格落实各项任务和防汛制度措施,确保履职到位。
“大哥,这几天一直下雨,你们家有没有受灾?受灾后村镇上有没有人下来组织救灾?村镇之前有没有来开展过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
……
在实地查看阶段,监督检查组深入地质灾害点,检查各村(社区)的应急预案、地质灾害责任人工作落实、值班值守、险情巡查、灾情上报制度等工作贯彻落实情况,并走访部分群众实地了解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情况和群测群防措施情况,详细了解灾害点地质地貌、影响范围,是否存在山体崩塌、滑坡等隐患情况。
“镇办公室对全镇的防汛减灾工作情况不掌握……”
“负责防汛业务的工作人员不能说明灾情情况,对道路通畅情况含糊不清。”
……
检查中督查组对发现个别乡镇值班值守、对防汛减灾工作情况掌握不及时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反馈,并督促立行立改,切实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
“我们开展监督检查的目的在于提醒乡村两级干部以及各村(社区)地质灾害监测员,地质灾害防治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岗位、任何环节,都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始终紧绷防汛减灾这根弦,坚持防患于未然,把责任落实在前、隐患治理在前、工作开展在前。”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