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腾冲饵丝”文化节上,朝阳饵丝、胡家湾饵丝、腾越福禧饵丝、老家味道酥豆腐等富有腾冲地域饮食文化的“土特产品”争相亮相,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腾冲的饵丝加工历史悠久。腾冲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勤劳智慧的腾冲人民就地取材,将大米制成细长的饵丝,晒干后的饵丝既便于储存,又能在艰苦的环境中果腹。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饵丝早已成为腾冲饮食画卷中不可或缺的一笔,现在更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在哪里,监督执纪就跟进到哪里。今年以来,腾冲市纪委监委把“土特产”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监督的重中之重,以“一村一品”为“小切口”,将“探头”直插基层一线,通过走村入户访民情,产业基地看实况等方式,面对面了解情况、收集意见,找准护航乡村振兴的切入点着力点,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土特产”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在饵丝文化节期间,订单有没有明显变化?”
“这几天举办饵丝节,有很多游客到我们这研学参观,饵丝订单量大增,最近都在赶工,收益十分不错,我们村里人都很高兴!”腾越街道朝阳村饵丝加工户尹以艳夫妇最近分外忙碌,但语气却透出轻快愉悦。
为护航“土特产”发展,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作用,采取座谈听发展、走访问成效、见面解困难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属地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困扰,推动“土特产”产业健康发展。
“上次监督检查你们反映的商标现在顺利注册了吗?”
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监督检查组在常态化监督走访中收到腾越街道朝阳村反映问题:在商标注册的过程中存在流程复杂、审核周期长等问题,导致商标注册迟迟未能通过,影响饵丝产业发展。该市纪委监委针对反映问题主动搭台,牵头腾越街道、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局等单位进行分析研判,督促各职能部门简化注册流程、加快审核速度,让商标顺利注册。
“饵丝”只有销出去,群众才能富起来。为了让“腾冲朝阳饵丝”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蝶变,该市纪委监委深入社区一线调研,将其他省市“土特产”发展的案例带到社区,经过探索,该社区按照“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饵丝加工户”模式,大力发展饵丝产业,同时开办胡家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来运营饵丝厂,让产业发展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饵丝’是腾冲这座旅游城市的饮食‘名片’,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密码’。”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腾冲饵丝、腌菜、宣纸等“土特产”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进一步拓展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思路、优化监督方式,护航腾冲“土”的资源成为“特”的优势,为“土特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张珍珍 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