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腾冲市五合乡集镇出发,沿着盘旋的山路蜿蜒而上,一路上升到海拔1700米之处,便是五合乡鹿山村的胡蜂养殖场,密密麻麻的胡蜂正发出嗡嗡作响的致富“轰鸣声”。
“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现在熟练掌握了胡蜂养殖的技术,带动50多户群众养殖胡蜂,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养蜂人濮玉平濮一边娴熟地给蜂笼添水,一边向腾冲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工作人员说道。
胡蜂养殖是五合乡鹿山村的特色产业。随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蜂农全方位挖掘胡蜂价值,从蜂蛹食用到蜂房入药,从胡蜂泡酒到蜂毒治病,曾经的“杀人蜂”成了群众眼中的“致富蜂”。而这个华丽转身的背后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全力护航。
此前,腾冲市纪委监委在开展产业发展监督检查时,收到鹿山村胡蜂养殖户诉求,因蜂种选择不当和养殖技术不到位等问题,胡蜂养殖成活率不高,对养殖户造成了较大损失。
群众的困难诉求在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该市纪委监委聚焦胡蜂养殖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交流等方式开列“问题清单”,对照问题和职能形成“一类问题+一个职能部门”的精准化解决机制,助力绘就乡村振兴好“蜂”景。
“请农业农村部门根据蜂农提出的技术难题,迅速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胡蜂选种、养殖控温、湿度把控等进行现场培训。”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向市农业农村局发出工作提醒。
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乡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前哨作用,围绕胡蜂养殖产业资金使用、合作社分红等关键环节开展“贴身监督”,确保资金使用阳光透明、群众分红合理公平,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现在我们采用的是‘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村集体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为胡蜂养殖提供了资金保障;群众入股合作社,充分发挥庭院养殖的优势,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与增收双赢。”五合乡鹿山村党总支书记介绍。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压紧压实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疏通堵点、消除痛点、解决难题,全力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张珍珍 赵朝普 || 责任编辑 吴刘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