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高层动态>>正文

理解中国首要是理解中国共产党 对话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

  • 发布时间:2021-06-08 08:51:08
  •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2021年5月11日,第三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比赛的参赛短视频均是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国际介绍真实的中国。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中国共产党的公共外交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借力到发力的过程转变

记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请您结合党史,谈谈我们党在外宣工作中有哪些经验和启示?

王义桅: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公共外交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借力到发力的过程转变。

延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展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袖风采,可谓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开端。它适应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需要:成功地向西方公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貌,拉近了中国共产党与西方公众的距离;激励和指引了一批国际友人同情和投身中国革命事业;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外交决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提出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形象在国际上深入人心。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系列著作在国际上逐步流行起来,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制度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背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真正实现“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源于历史而属于未来”的逻辑,体现“世界的中国”“未来的中国”。以2017年底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积极主动,超越政党层面,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彰显世界大同的初心。其目的与意义包括:一是希望与世界各国政党共商共议、平等交流,为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发展难题和共同挑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更多的动力和智慧。二是希望与各国政党相互借鉴治党治国经验,共同提高执政和参政能力。我们党是开放包容的,既向世界介绍我们的经验做法,也向世界学习。三是为各国各类政党相互沟通,深入交流提供契机,推动各政党在涉及人类前途命运等重大战略问题上形成更多的共识。

高层对话会前后,还配套举行了第三届中非政党理论研讨会、第二届中国—中亚政党论坛、第十届中美政党对话,中国—中东欧政党对话会、金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党对话会等。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越来越聚焦于执政理念的分享、共鸣及人类政治新理念的层次。

讲好中国故事,要杜绝“有故事,没中国”“有中国,没故事”

记者:人民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分别推出您的《大变局下的中国角色》《时代之问,中国之答》。您认为在当前国际环境中,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有哪些主要着力点?

王义桅: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做好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最大机遇,也是最大挑战。

近年来,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照,加剧了西方对华焦虑。当前,中西方竞争从高新技术的硬实力比拼,到规则、标准乃至话语权的软实力竞争,全面铺开。在民粹主义日益活跃的世界里,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协商民主和“选举—选拔”结合、基层治理等,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发展,开始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感兴趣,以期读懂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讲好治国理政、精准扶贫故事和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迎接建党百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因此,理解中国,就要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去哪儿,阐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从而团结各国政党,对内致力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外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显得尤其重要、必要且紧迫。

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讲好中国故事,尤其要注意改变两种现象:一是有故事,没中国。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的西方媒体往往就中国某个问题大肆炒作。因此,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是在国际社会构建客观、全面、生动的中国观过程,任重道远。二是有中国,没故事。中国人讲中国,有时有中国但没故事,或者故事太中国特色,缺乏通约性表达,难以引起国际共鸣。为改变这两种状况,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将中国、故事连贯为中国故事,通过中国故事讲世界故事,塑造世界的中国观。

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从100年、500年、5000年三个维度提醒国际社会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属性

记者:如何结合建党百年这一契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王义桅:历史学家发现,“在过去的500年时间里,每个世纪的独特风格都是由一些关键的象征性事件所决定的,而这些事件大多发生在第二个十年的中期……如果一个新世纪要拥有自身的特点,那么这个特点必须在头20年里建立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决定了20世纪中国的面貌,也深刻影响20世纪的世界面貌。那么100年以后的21世纪的面貌,将由21世纪头20年描绘。要从21世纪人类未来走向的高度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为此,要把百年大党和百年大变局联系起来思考,以大历史观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要从100年、500年、5000年三个维度来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属性:

100年。从学理上重新思考梳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大一统、文化文明有什么内在关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500年。工业革命到现在,西方文明开始逐渐衰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体系,成为最大的工业制造国,现在还变成了最大的数字化国家,这一转型的基因是什么?为何中国共产党既能带领中国实现和平崛起,还能实现伟大复兴?

5000年。为何今日中国蒸蒸日上,中国共产党日益得民心?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真正体现了人类文明东西互鉴,开创人类新文明,所以要以5000岁加100岁这样的高度来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以苟日新日日新的文明为载体的,以开放学习的胸襟为保障的,将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发展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时间、空间和自身维度上都与西方政党政治不同。这是我们首先要讲清楚的地方。

除了“不同”,还要讲清楚“同”。即在地球村里,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新型政党制度等是如何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要一地区一策,因地制宜:对欠发达地区更多强调中国共产党怎么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又维护自身的独立性,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中国的发展,“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对西方国家就更多地强调中国共产党如何消除贫富差距。结合他们的关切和价值观,把中国共产党故事实现全球本土化,这是引发共鸣、共振和共情的关键,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要义。

要从人类文明、中华文明史高度,从守正创新的逻辑,讲好中国共产党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全球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重要启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