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炒蛋、山药排骨、白灼菜心……临近饭点,走进腾越街道文星社区老年幸福食堂,前来就餐的老人一边吃着荤素搭配得当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
近年来,保山市始终坚持把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作为一项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民生工程,多部门联动、多管齐下,扎实做好“一老一小”重点对象关爱救助服务保障,统筹做好养老、托育等各项工作,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让“幼有善育,老有颐养”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托起“朝夕美好”。
“一老”情连夕阳,“一小”承载“朝阳”。今年以来,保山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将关爱“一老一小”纳入“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聚焦民生痛点难点,紧盯“一老一小”政策落地、项目实施、关爱服务、权益保障等重点,深入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摸底排查打基础、“室组地”联动全面查、线索查办重点挖、精准建议促整改等系列“组合拳”,不断织牢“一老一小”关爱网。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孩子读书辅导和生活终于有了着落,真是帮我家解决了大问题。”家住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的李大爷满脸高兴。
原来,李大爷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儿媳几年前出走后下落不明,留下一对7岁双胞胎和李大爷生活。2023年7月,李大爷不慎摔伤,双胞胎兄妹的学习和生活成了一个大问题。在当地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由区、镇、村组共同分析研判,在政策范围内为其调整低保标准,并通过“双代理家长”制度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照顾。
在监督推动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健全“一老一小”工作推进机制,推动托育、入学、养老、就医等“一件事”集成服务不断完善。针对“一老”问题,建成养老服务机构(设施)1009个,设立养老床位11805张,建设幸福食堂21个,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130户,采取公私融合、医养结合、康养联合3种模式,解决老有所养问题。针对“一小”问题,全市958个村(社区)均建设儿童之家发挥好各心理辅导、济困救孤、素质培养、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家庭教育指导等作用。
“‘一老一小’问题关系民生,情牵百姓。下一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紧盯政策落实、工作作风、问题整改等重点强化监督检查、落实闭环管理、完善制度机制,为‘老有所养’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