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保山市纪委监委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交叉监督,并召开调度会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形成震慑。
保山市纪委监委把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作为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重要抓手,聚焦“三资”管理、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等方面,通过自检自查、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等情况,全面清仓起底问题线索,进一步织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网。
针对有关问题线索,该市纪委监委及时分析研判,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审计局等相关部门组建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全市5个县(市、区)开展“点穴式”监督检查,深挖问题症结、制定整改措施、健全完善机制、推动问题整改。市纪委监委紧盯资产资源体量大、问题反映多、廉政风险高的村(社区)进行提级监督检查,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组建驻点工作小组到乡镇开展驻点指导服务,全面查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以领导包案、提级办理的方式,集中力量、时间攻坚办理。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共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1842个,已完成问题整改1612个,立案12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2人,挽回经济损失231.16万元。”保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杨艳 杨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