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寿门修复好后,我每天都要穿过街巷到城门洞附近看一转才回家。高大的门洞、坚实的墙体、古朴的青石门臼,马步道蜿蜒伸展,古代商旅与行人穿梭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家住保山市隆阳区九隆街道仁寿门附近的王大姐感慨道。
日前,以古仁寿门城门洞为中心、全新打造的永昌府城仁寿门文化广场正式落成开放,古老的仁寿门以崭新的容颜,重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仁寿门在历史上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保腾古道中线过永昌的起点,但在不久前,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向世人展示。
“要主动扛牢责任,树立‘一盘棋’,积极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形成整体合力。”“要深化仁寿门片区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认识,采取措施,积极筹措资金……”
2022年11月中旬,保山市委第四巡察组对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开展巡察,在巡察期间发现,仁寿门片区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在实施推进中存在“一盘棋”格局未形成,涉及群众拆迁工作难度大、资金项目缺口大等问题。针对发现的相关问题,该巡察组倾听群众意见,认真调研形成专题报告,指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文化强市具有重要意义。仁寿门作为永昌府城8座古城门中仅存的一座,既是保山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这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之一,要用巡察成果推进仁寿门项目,留住城市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保山市委第四巡察组组长说道。
为确保整改责任落实到位,该市纪委监委构建“纪委+组织+巡察+N”监督大格局,充实监督力量,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文物保护责任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项目资金监管,紧盯被巡察党组织制定的整改措施是否执行到位、整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整改成果是否经得起检验等持续跟进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职担当,推动仁寿门片区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顺利推进。
在该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组的推动下,市文旅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等多部门紧密协作,形成了由主责部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不断发现的门洞安全保障、排水畅通、电力入地、护坡稳固等困难、堵点,市纪委监委压实有关部门职责,督促市文化和旅游局到施工现场调研20余次,与有关部门、专家共同协商解决实际问题,保障项目进度。2025年1月,仁寿门正式落成开放。
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不可再生的历史信息,每一块砖石、每一条街巷都镌刻着往昔的记忆。“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履行监督职责,把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施治贯穿始终,为保山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纪法保障。”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杨耀西 张春怡 王会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