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施甸县不断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不会、不敢、不愿”监督等问题。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基层监督的“神经末梢”。该县按照《保山市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办法》的规定,从职责定位和监督内容等方面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任务,推动发挥前哨作用,不断激发村级监督力量的履职活力。综合运用入户走访、“三会一课”等方式,定期向村组干部、党员、贫困户、低保户等群体收集意见建议,紧盯村务决策、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工程项目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事项,以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监督实效推动村“两委”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重点工作,着力让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实起来、作用强起来。
在推动日常监督常态化具体化的工作中,该县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在业务上以乡镇纪委领导为主,乡镇纪委每月组织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召开工作例会,总结梳理上个月监督情况和存在问题,并结合当前乡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清单式”安排当月监督任务,并将辖区内各村(社区)划分成若干片区,由乡镇纪委副书记、专干挂片联系,协作开展信访处置、案件查办等工作,切实运用“一线工作法”发挥监督探头作用。
为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日常监督工作质效,该县强化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等激励保障措施,由县纪委常委班子负责对所联系乡镇的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业务知识授课和日常工作的业务指导,不断补齐监督短板和弱项。同时,把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清单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由乡镇纪委作出全面客观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评先评优、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村务监督委员会要自觉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听取村民对村级事务的意见建议,督促村级重大事项按照程序进行决策,牢固树立监督意识,行使好自己手中的监督权,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不断推进乡村基层治理。”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严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