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基层风采>>正文

昌宁:探索“五清”机制 强化“三资”监管

  • 发布时间:2022-06-16 16:38:04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通过你们仔细解释,我现在终于搞清楚了,非常理解,今后一定按时缴纳相应的土地租金。”在户长会上,昌宁县柯街镇华侨社区的一名群众对社区干部说出了心里话。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收到匿名举报问题线索,反映柯街镇华侨社区违规收取农业税。经调查核实,是因华侨社区的土地性质为国有农用土地,使用或者租赁可以依规收取相应租金,而个别群众对该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不了解,造成了不必要的干群矛盾。事后,该社区及时组织召开户长会向群众做了解释说明,并在公示栏上对相关资金收支情况进行了公示。

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村集体“三资”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是引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源头问题。今年以来,昌宁县纪委监委着力以“三资”监管为抓手,以集体“三资”体量相对较大的华侨社区为试点,探索“三资”家底清楚、办事流程清晰、议事决策清明、村组财务清白、政治生态清朗的“五清”工作机制,守住护好村集体钱袋子。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深层扫描透视,采取账内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和财务核实相结合等方式,全面查清“三资”来源、去向、管理情况,摸清家底,建立“三资”管理台账;制定权责清晰的“三资”管理使用、开支审批等制度,规范办事流程,在有效服务群众的同时更好地规避村组干部违规风险。

同时,在村务监督委员会和镇纪委的监督下,严明议事决策,村级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一律执行“四议两公开”,组级重大事项执行“一事一议”;在资金管理上,实行“村组财、乡(镇)管”,将村组资金纳入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公室集体账户管理,明确收支两条线,严格账前审核,执行财务公开,对社区财务一月一公开、组级财务半年一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资金管理透明度。

此外,在发挥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从上到下监督的组织优势和面对面监督的距离优势上,还建立社区事务特邀监督员队伍,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对辖区内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时监督,有效整合监督力量,推动层层抓落实,提高工作实效。

“强化‘三资’监管要做细做实末梢监督,构建和完善村务监督体系,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系统施治,不断探索完善符合地域实际的村集体“三资”监管方式方法,推动层层压实责任、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为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张斌 李智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