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基层风采>>正文

隆阳:细化问题底稿提高巡察质效

  • 发布时间:2025-09-15 16:58:26
  •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问题底稿作为巡察报告的支撑材料,既是巡察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证据。”日前,在六届隆阳区委第十七轮巡察工作业务培训会上,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讲解了问题底稿的核心作用、制作方法等。这是该区严格落实巡察问题底稿管理制度,提升发现问题精准度的一项具体措施。

隆阳区巡察机构全面贯彻“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工作方针,针对以往巡察中存在的“底稿格式不统一、问题表述不明确”等问题底稿制作的痛点,将规范问题底稿制作作为提升巡察质量的关键抓手,通过标准化建设、全流程管控、“闭环式”运用,让巡察监督的“显微镜”更清晰、“探照灯”更精准。

为解决巡察报告问题底稿支撑材料不完整、关键信息模糊、追溯困难等问题,巡前,区委巡察办向各组推送被巡察单位“三定”方案、近三年审计报告、信访举报等“基础资料包”,帮助组员提前掌握重点领域风险点;巡中,各组每日召开“碰头会”,对当日发现的问题当场讨论定性与证据收集方向,由专职联络员负责底稿模板填写、资料归档;巡后,组务会对所有底稿逐份审核,重点检查“问题定性是否准确、证据支撑是否有力、问题逻辑是否严密”。

“过去制作底稿,有时就是‘问题+例子’,现在必须做到问题来源、具体表现、责任主体、政策依据、支撑材料、整改建议‘六要素齐全’,缺一不可。”区委第一巡察组联络员翻开一本厚厚的底稿汇编介绍道,巡察过程中,巡察组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坚持事实清楚、内容真实、材料完整、结论严谨、支撑有力的原则,严格执行“一事一底稿”制度。按照统一格式和标准,逐人、逐事、逐个问题据实填写。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确保报告中的每个问题都有据可查、不落空,切实增强巡察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

为严把巡察报告质量关,在每轮巡察结束后,区委巡察办对各组问题底稿进行组办评审,以支撑材料为检查重点,从巡察报告所列问题是否有政策依据、支撑材料,支撑材料是否能够充分印证问题,具体事例数据与支撑材料是否一致、支撑材料是否规范等4个方面进行质量评审。

据介绍,六届隆阳区委巡察覆盖21个乡镇(街道)、65个区直部门、7个区属国有企业、353个村(社区),规范形成问题底稿11676份。

“坚持把落实问题底稿管理制度贯穿巡察全过程,让发现的问题有迹可查。”区委巡察办主任介绍,强化电子底稿系统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底稿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确保巡察发现问题精准有效。(施荔潇 || 责任编辑 王文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