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8月的伙食费共计开支1938.2元,购买办公用品440元,用于维修水管开支50元……”近年来,施甸县水长乡通过会议审议、村级公开、层层审核等方式,把村级财务“晒出来”,实现阳光操作、阳光监督。
会议审定,让村级财务使用更规范。村“两委”对重大发展项目资金、临时救助资金的申报,对村级扶贫、惠农惠民资金、伙食费报销、办公经费支出等村级财务在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集体表决,并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认真审核明细,确保每一笔支出都合规合法。
层层把关,让村级财务审核更严格。进一步落实村财镇管规定,每一笔支出实现由村报账员、村党总支书记、挂村领导、乡财务人员审核等多重机制层层把关,乡代理中心对各村申报的支出进行审核,审核支出票据是否合法有效、审批签字手续是否完备、票据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等,审核完成后才安排资金进行拨付。
公示公开,让村级财务使用更透明。“管好‘三资’,亮出明白账是一项让村级财务使用透明的重要手段,也是让群众对村干部放心的一项重要举措。”水长乡纪委要求各村将村级账务及时张贴于公示栏内,接受党员、群众和有关部门的监督。通过财务公开栏向村民公开,让大家对村里的大事小事了如指掌。
通过把村级财务“晒出来”,有效的提高了村级财务管理透明度和公正度,进一步织密村级监督网、严防“微腐败”,让村干部更好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王文杰 马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