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基层风采>>正文

昌宁政协:协商建好“小菜园 群众称心展笑颜

  • 发布时间:2022-07-04 08:39:19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昌宁县政协从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入手,把打造搬迁安置区“小菜园”作为切入点,分别在大田坝镇大平坦安置点和珠街乡从岗安置区开展了2场“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活动,既为安置区群众留住了“乡土味”、稳住了“菜篮子”,又为县政协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五小园”推广实施提供了协商样板。

日前,该县政协委员在走访群众时,大平坦安置点的李大爷道出了当地很多群众的心声:“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只剩老两口在家招呼孙子、孙女,我们也想帮着做点农活减轻孩子负担,好让他们安心在外苦钱,但搬来这以后土地离得远,我们年纪大不会骑摩托车,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要是在这也能有一小块自己的土地,就是种点自家吃的小菜和佐料也能够为孩子减轻好大点负担啊!”

为此,协商议事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做足商前调研准备,把建成、建好安置区群众的“小菜园”作为解决民生实际的“头等大事”,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党员代表、镇村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商议“小菜园”究竟要如何建?如何用?如何管?

“我们年纪大,重活干不了,在家门口种点菜吃吃还是可以呢。”“有些人还将自家门口附近的闲置土地占为己有,这是集体的土地,大家心里难免有想法。”“寨子里房前屋后积存垃圾、柴火堆垛乱放、随意开垦菜园杂乱种植,影响人居环境。”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民主协商,最终采用将安置区闲置土地编号划分,迁入群众按户抽签,村民理事会统一租赁管理的方式,让每一块闲置地块都用在“刀刃”上,在造福群众的同时又构筑起一道道天然的生态景观。

“群众身边无小事,‘协商在基层’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为民履职平台,我们一定要找准工作契合点,把眼光多放在这些百姓关注的细微‘小事’上,实实在在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微困难’‘微问题’,让群众都能够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这是该县政协的承诺,也是下一步县政协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熊梓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