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村在党纪学习教育上深入不够,在作风革命效能建设中主动性不够,很多工作拖着不办,遇到困难和问题解决办法不多。”近日,昌宁县大田坝镇党委集中力量,组建分析研判组深入一线巧用“望闻问切”,为基层社会治理“把脉开良方”。通过围绕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短板弱项、下步工作安排等对全镇6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村级工作分析研判,帮其查找基层治理工作痛点、“堵点”。
在分析研判中,该镇坚持问题导向,内容上突出“缺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为重点,各村(社区)梳理好问题清单,镇党委带着问题下去分析去研判。在方式上,采取座谈会、谈话等手段,详细了解村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各镇直单位、工作队员对村(社区)“两委”的意见建议。同时,工作组领导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深入谈话谈心,倾听意见建议,常态化、近距离、可视化、多角度地精准“把脉”,重点观察各村(社区)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查找问题症结。
同时,分析研判领导小组根据座谈的情况,对班子结构和工作实绩进行分析,点“痛穴”、指问题、开“药方”,为提升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为基层治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形成“科学决策、精细治理”的工作机制。“面对面”点问题开良方,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当场提醒,针对重点工作和群众反映较大的顽固性痛点、“堵点”和薄弱环节、重点工作重点关注,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建专班,集中兵力、集中时间主动下沉到村(社区)扎实推进开展工作,集中攻坚。
此外,分析研判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综合研判、深入剖析,找准各村(社区)痛点堵点,针对性提出工作建议,指导督促村(社区)“两委”明确差距、找准症结、理清思路、整改提升。同时,镇纪委建立蹲点跟踪问效监督机制,逐一拉清单、建台账,实行整改销号抓落实,及时回访,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两个责任,提升监督的力度和深度,增强监督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倪慧芳、赵晓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