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看看我写的这幅怎么样?”耈街乡老干党支部委员正高兴地拿着原创作品《赞民族团结》征求党支部书记的意见。“‘大美耈街,花山出俏丽,非遗传承地;幸福彝乡,火塘生民谣,共话中国梦’,这个作品把我们民族特色文化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在得到同伴肯定答复后,满意的笑容洋溢在叶培德脸上。
近日,昌宁县耈街乡老干党支部围绕由市纪委市监委筹办的“启航二十大·筑梦新保山”纪检监察特色文化走廊布展要求,充分发挥“莫道桑榆晚 助廉正当时”的精神,积极组织党员开展书法作品现场书写征集活动。
“再看看我写的这幅‘竹贵有节,廉则生威’,不错吧!”“我写的‘廉洁持操拒贪腐,节俭明德家国兴’和你写的一样,是大家常引用的廉洁谚语!”“说起廉洁,那就不得不提我写的这幅‘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言简意赅,为官为民的亘古道理!”老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心得,兴高采烈地一边讨论一边创作。
据了解,此次书法作品征集活动,老干党支部共创作了书法作品10幅,营造了崇廉尚洁、老干助力的浓厚氛围,在全乡党员干部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同时,该乡围绕此次布展主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绘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旨在通过此次活动,促进民间艺术与廉洁文化相结合,以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让清正廉洁深入人心,进一步夯实清、明、正、廉的政治生态根基,这也是自开展进一步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工作以来,该乡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实践,把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监督工作作为协助乡党委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生态建设重要抓手的新途径。
此外,该乡始终坚持打造清明政府、培养清正干部、助推清朗风气,从解决群众痛点难点焦点入手,聚焦基层权利规范运行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昌宁县“一单一图三提醒四个抓”要求上,建立“一手册、两清单、三提醒、四个抓”的“1234”模式,进一步明确监督重点和方式,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成功打造挖沙、新厂2个“廉洁村”,班子成员到挂钩村上党课25场次,全乡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5期,乡村两级案例剖析5场200余人次,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2期,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7期,制作“普法小课堂”视频5期,公众号发布廉政信息20余期,印制《以案明纪、警钟长鸣》警示教育书本1本,征集家规家训、治家格言123条,廉政书法及文化标语50余幅,绘制廉政文化墙30余面,真正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干部在阳光下工作、群众在阳光下监督。(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