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行业都有行风行规,而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也有着历久传承的家风。什么是家风呢?我认为家风是一盏明灯,一句良言,一只小船,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警戒着我们,约束着我们,指引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现在我就讲讲我的家风家训吧!
“勤俭节约”是我的家风家训。我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山村,父亲母亲一辈子都与大山打交道,虽然文化不高,但朴实的言行让我受用至今。父亲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省就省,可以用就用着吧!”小时候我不懂父母赚钱的不易,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小孩有零花钱,吵着向父亲要。父亲没说什么,把我领到山上,用砍刀砍了一根竹子对我说:“你把这根竹子拿到市场上去卖,卖得的钱就是你这星期的零花钱。”我听后高兴坏了,扛起竹子就往市场走。山路崎岖,又扛着一根长竹子,平时走半小时的路程,那天我走了一个小时。到市场时,又慌着将竹子卖出去,一天折腾下来,早已狼狈不堪。拿着卖竹子的钱,心里真不是滋味,原来父亲就是这样辛苦地挣钱供我们上学。所以我从小就养成了吃饭吃干净,不剩饭菜;衣服不求新,舒适就行;记事本和笔一直到用完为止的习惯。现在我虽然身在城市,有了经济基础,可我那颗“勤俭节约”之心一直没变。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现在我将父辈的家训传承给了我的女儿,从小就培养她的“节俭”意识。女儿的自尊心很强,小时候吃的用的总喜欢和别人比比,倘若别人的好,就吵着要买。有一次,见同学新买了一件有米奇图案的外套,女儿特别想要,缠着妻子买。妻子说:“买什么买,家里的衣服堆成山了,有些都还新呢,先穿旧了再说吧。”女儿听了立马不高兴了,嘟着嘴道:“别人都买,为什么我不能买?”我听见后对女儿说,“爸爸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女儿一见有故事听,立马乖巧地围了上来。“宝儿,今天给你讲一个勤俭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晏婴,自幼深受勤俭家风的影响,为官正直。别人说他过于节衣缩食,而他却说一个国家的风貌是通过百姓的高洁品行所表现的。最终晏婴被皇帝看中其品格而重用。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朴素,内在美是大于外在美的,和别人比不是不对,但要看比的是什么,比什么都要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自己。”女儿听了我的话后,点了点头,进了书房学习。这件事过后,女儿似乎长大了,渐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现在已经成年的女儿依旧保持着“节俭”的本色:买东西会先看价格;吃饭点菜也会计算着够吃就行,绝不浪费;衣服永远都是T恤和牛仔裤,还时刻提醒弟弟妹妹们不要乱花钱,一切以节俭为主。
家风奠定了每一个家的道德素质,代表了一个家的整体形象,勤俭节约将会伴随着我的一生,也会继续传承到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隆阳区人社局 杨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