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正文

【评论】做一粒“好种子”

  • 发布时间:2021-06-04 16:06:33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袁隆平院士走了。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说,他对成功的体会是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其实,这就是“下田”得来的成功秘诀。作为年轻干部,不但要做一粒“好种子”,更该好好“下田”。

只有下田,才能从踩泥中获得真知。作为年轻干部,经过十年寒窗的打磨,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再是“过五关斩六将”踏入“机关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毋庸置疑,无疑是组织选出的一粒“好种子”,但这一粒种子摆在办公室里是长不好的,要让这粒种子发挥最大价值,必须得下田踩泥,去“蹲苗”、去接受阳光雨露、风吹日晒。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是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最好的营养品。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汲取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用好“拜人民为师”这把金钥匙,才能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从而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长成人民群众需要的那一株“水稻”。

只有下田,才能从出汗中检验所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办公室里只有理论这本“有字之书”,而“田间地头”才有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只有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 行好“万里路”,才能从实践中悟出真理。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是汗水结出的硕果。一些年轻干部来到基层,感觉太“屈才”“英雄没用武之地”,觉得群众的事又烦又琐碎,与群众难于沟通,缺乏耐心和细心。杂交水稻中心的研究人员李建武谈到“对待一千个群众需有一千种实践”。事实上,“下田”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就是不断“实验”的过程,需要像育种那样“精雕细刻”的钻研精神,要用“解剖麻雀”的耐心和细心对待群众工作,而且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小道”可抄,只有踏踏实实积累经验,一点一滴增长才干,才能在基层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方可在今后的关键岗位、重要环节稳扎稳打,成为中流砥柱。

只有下田,才能从灼痛中迸发灵感。袁隆平曾经把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作为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品种细心种植、精心管理,结果第二年收成大失所望,还被人讽刺说“可惜人不吃草,如果要吃草的话,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了。”当他坐在田埂上发呆时,突然就来了灵感,于是萌发了要研究杂交稻的决心。失败是疼痛的,但失败孕育着成功,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孜孜追求。失败不是自暴自弃的借口,要学会静下心来思索,没有哪一条向上的路不需要攀爬,但不管怎么难,只有走下去才会有希望获得成功。灵感并不是偶然产生的,灵感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考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要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和运用在探索中孕育和迸发的灵感,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并有效利用。

只有下田,才能在奔跑中抓住机遇。2009年春,本科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恰好赶上袁隆平院士来查看稻田,他种出的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吸引了袁隆平院士的注意。正因他“下田”本领高,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机会永远只会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无论是种水稻还是干工作,唯有未雨绸缪,方能在关键时候占得先机。因此,作为年轻干部,亦应有这种精神,少一些精致利己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包装”,多一些实干苦干的自我磨砺和自我敲打,凡事多考虑一步,在关键环节、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做好“备案”,才能不断积累经验,练就过硬本领,把生命的根须深深扎进脚下的沃土,挑起开拓创新的担子。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多下田,深扎根,根扎得有多深,花儿就绽放得有多美。袁隆平曾经说过:“日思夜梦的东西变成现实是最高兴的事。”他高兴不是因为身上有多少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这就是做人的价值。(尹晓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