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雨难得停了,小区外面的马路上行人多了起来。我拽着儿子去附近走走,没有目标。
不到十分钟,我们来到了保岫广场。“怎么到了这里了?”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我和儿子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这样的话。
眼前的保岫广场湿漉漉的,虽然没有了记忆中的那么热闹,但还是聚集了一些人。古朴而高大的电影院牌楼前,十多个大妈在音乐的诱惑下,摇摆着身姿。两个球场也有一帮孩子练起了篮球,你追我赶的很有朝气。几棵枝叶繁茂的榕树下,围坐着一些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广场上嬉戏的孩子。东侧的走廊上,两位年轻的妈妈正带着孩子参观展览,只是母亲看得认真,孩子却早已心不在焉的催促着往前走。走廊外,一位年轻的父亲正在教孩子放风筝。
来到广场的看台上,从包里翻出几张纸垫着坐下,静静地看着眼前熟悉的一切。
现在的保岫广场,被命名为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只是,因为承载着太多记忆,人们还是习惯地叫它保岫广场。
对每个保山人来说,保岫广场是无法忘却的。尤其是保山影剧院,人们习惯叫它保山电影院。这是1953年在保山城隍庙旧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属于广大市民的电影院,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保山建成的第一个以放电影为主的多功能礼堂。
在时光的流逝中,电影院的功能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只留下古朴的牌楼,让人们再次回到这里时作拍照的背景墙。
现在的保岫广场已被翻修了一通,老电影院也进行了改造,建成了新型豪华的电影院。改变的还有贯通东南角的文化馆外墙、东侧的走廊、南面的大门,以及一些基本的设施。
在学雷锋志愿活动中,我作为志愿者,仔细的参观过这里。刚建好的隆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了保岫广场内影剧院、文化馆、广场等现有建筑和设施。在东侧的永昌文化走廊上,一幅幅照片,浓缩了保山的前世今生,让人回味一段保山的沧桑岁月。在牌楼里,建成了文明大讲堂、好人馆、老电影博物馆、党史馆、非遗陈列室、永昌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保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停地拆、不停地建,许多东西就慢慢地变成了回忆。当回忆变得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人们才发现,需要找回一些失去的东西。只是,找回的过程比失去的过程要艰难得多。
在上次参观非遗展室时了解到,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时候,许多人用16年的时间整理出了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7项。8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又是一个可叹的数字。
“你瞧那个学放风筝的小孩。”我对儿子说。也许是因为看出了我的情绪有些不同的缘故,儿子坐在我的身边,很安静。我和他相对笑笑,然后又继续看那一对放风筝的父子。
父亲右手拿着线圈,左手抬高,然后侧身往前跑,身后的风筝线越来越长,风筝就在摇摆中飞了起来。孩子跑上前去,从父亲手里接过风筝线,可是,不到几秒钟,风筝就一头栽到了地上。
孩子把手里的线圈丢在地上,生气地直跺脚。父亲捡起线圈,比划着,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
我完全猜得出来,父亲对孩子说了些什么。因为我也曾用同样的办法教过自己的孩子。只不过那是多年前在遥远的老家的广场上。
随着天色变暗,装饰一新的保岫广场在灯光的抚慰下,幻化成了夜间的模样。此时,广场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有的加入广场舞的队伍,有的站在后面不自觉地扭动起身体。
带着儿子走下看台,试图加入热闹的人群。
电影院的大门关闭着。记得上一次到这里看电影,还是孩子上小学的时候。那天,我们一家人早早买了票,在这里认认真真地看完了电影《袁隆平》。这是我们全家唯一一次集体看电影。随后,过着双城生活的一家人,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突然发现,好多年没有到电影院看过电影了。
此时,广场舞已跳到高潮,跟随豪放的音乐使劲律动的身影,几乎牵引了广场上多数人的目光。在律动中,人们感受到了城市的鲜活,倾听到了城市怦然的心跳。目光所及,内心感受到的,是这个老城里最温暖的心跳,难怪不论走多远,总会有一种留恋和不舍在旅途中怒放。
天空没有月光。白天里,太阳的光穿过云层,从外面照进来;暗夜里,城市的光从这里投射出去,只能抵达近处的云层。而今晚,我似乎看见了夜幕里,历史的镜头在一一地闪现。1942年5月4日,侵华日军的大轰炸; 1950年1月9日,保山广场上升起了保山第一面五星红旗……
广场高大的门楼已焕然一新,这是保山向世界打开的一扇透亮的窗。人们从这里进去,可以感受一天中从早到晚不间断的喧闹,至于阁楼上的非遗,走廊里黑白的古老照片,以及老电影票上的时间,都落在了保山厚重的书页里,残存在乡愁最深的位置上。
许多广场在喧嚣中已变成了卖场,文化成了噱头。而保岫广场却初衷不改,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书签,保山人的精神家园。
离开的时候,儿子主动挽起了我的手臂。看着儿子腼腆的笑容,我又突然想起了刚才放风筝的那对父子。此时,我才明白,许多哲人说过的关于育儿的所谓经典言论:“孩子就是放出去的风筝。”是呀,于父母而言,我们又何尝不是一只落地的风筝呢。
那么,保岫广场呢?应该是从历史的天空中落下的一只斑斓的风筝,风景如画,油墨淡香。(隆阳区纪委监委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