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的“扯白糖”是用麦芽糖制作出来的白饴糖,曾经卖糖人挑着担子吆喝着走在腾冲的大街小巷,小学校门口也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腾冲人。如今,由于“扯白糖”是挑着卖的小吃,已不再适应这车水马龙的城市发展,腾冲城里的卖糖人逐渐消失,只有乡镇的“街子”上,才能偶然看到它的身影。从琥珀色的“搅搅糖”、到扯得雪白的“白糖”、再到加了酥香的苏子糖、最后是被扯成丝的“丝丝糖”,每一种都是满满的回忆,让人看之回“甜”,难以忘怀。
我曾于2012年采访过固东镇顺利村的糖匠,那次的采访让我真正了解腾冲的扯白糖的完整流程。糖匠赵芬国说:“做糖的是徒弟,吃糖的是师傅。”这句话依然响于耳畔,久久不绝。
扯白糖用料简单,做法却十分繁杂,要求做糖师傅必须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扯出好糖。究竟这糖是怎样“扯”出来的呢?
“扯白糖”是未成形软糖经糖师傅“扯”后,混合空气形成白色的多孔糖条。“扯白糖”成品分三种,一是加炒豆面扯成的丝丝糖,糖成丝絮状,丝越细腻糖越好;二是拉扯而成的白糖饼,做得越是雪白糖就越好;三是灌香糖,条状的白糖中放有苏子糖,入口苏子香糖儿甜,灌香灌得越香越好。“扯白糖”富含麦芽糖、蛋白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且食后不易上火,《千金·食治》记载:“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咳嗽。”
赵芬国正是“扯白糖世家”这一代的传承人,据了解她家做糖已经有五代人,自嫁入刘家做了近30年的糖,与其他传承人不同,做糖的传承人都是嫁来刘家的儿媳们,她婆婆的婆婆教给婆婆,婆婆教给她,她教给儿媳,就这样传下去。赵国芬有着一张阳光的笑脸,她一边做一边给我们做介绍:“做糖用料不多,糯米和麦芽,都是粮食,吃着健康可口”,但是做工很是繁琐,先要选料,选好糯米和麦芽是做糖的关键,先将麦子洒水,让其发芽,刚刚发芽的麦子中,就含有糖分。发芽后的麦子晒干,用舂碓舂好,将选好的糯米淘洗干净泡软蒸熟,将糯米饭和麦芽粉一起发酵一夜,第二天把发酵好的材料榨成汁,将汁熬成糖稀。
熬制过程非常重要,“翻细花是小成,翻大花就要熬好了,直到糖稀拉起可以飞才算成功,熬糖不可以熬过,熬过就胡了,熬不到扯不出糖”,赵芬国一边认真地观察着锅里的糖一边对我们说。熬制过程进行了4个多小时,刚下锅的麦芽和糯米汁稍稍有点橙色,熬成后成了深橙色,就像一块巨大的琥珀。琥珀色的糖稍凉后便可“扯”,糖的热度是扯糖的关键“太凉就扯不动了,太热又扯不起”, 扯糖的工具是一个有弯的木头,“这个弯也很有讲究,弯不好糖放不上去,扯糖就很难了”,她上山找了许多次,才找了个适合自己角度的木头。赵芬国边讲边扯,已经扯了上百下,奇怪的是原本是琥珀色透明的糖块,在她那双灵巧的手中慢慢变色,糖就像换了衣服一样由琥珀色变成了雪白雪白的,扯好的糖放到了准备好的微微炒过的豌豆面上,防止粘起来。这时候的糖已经有了许多细小的孔,白色的糖成了蜂窝状。她把扯好的糖分出一半捏面团般把糖做成了大碗,迅速将炒好的舂苏子,加上糖稀做成馅,放进糖碗包严实。说道“灌香糖做好了。” 说着就像变魔术一般,一拉一扯,一条细长的条状灌香糖就被拉了出来,苏子糖被包在白糖中间,被剪成小块后,一股浓浓的香味飘出来。
当另外一锅糖也凉好,赵芬国拿出了炒熟的豌豆面放到准备好的桌面上,“做糖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这炒熟的豆面也是重点,丝丝糖好不好吃全靠豆面,太熟丝丝糖容易断,太生丝丝糖容易粘,香不香好不好全是豆面。”说着拿出还是琥珀色的糖块拉扯成圈,这时喊上丈夫,两人迅速扯起来,“这有点像扯拉面,但糖不能离开豆面,离开就会粘在一起。”这时候四只手在豆面中飞快地拉着,没一会糖就变成了雪白色粘着豆面,细细的丝絮,仿佛一团极细的线缠绕在一起。
她笑着说,做糖基本占了她全部的时间,做好的糖还得挑到集市卖。最后她说“做人是徒弟,吃糖人是师傅,只有吃糖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糖,我们也就会努力做出让吃糖人满意的糖。”
难以忘记赵芬国的阳光笑容,兴许,是她在做糖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生活的甜蜜。
现在超市里什么糖都有,而我仍然无法忘怀,那些年只有扯白糖的时代,那些穿街走巷的卖糖人,扁担上挑着两个竹篮,那被纱罩住的簸箕上,一只装着“苏子糖”和“白糖”,一只装着“丝丝糖”。那竹篮中藏着更多的糖,只有了解的孩子,才知道跟卖糖人买那没有扯的“琥珀糖”,用两根棍子挑着,要往下淌的时候,又搅搅它,弄成“搅搅糖”,边玩边吃。
时光飞逝,我们已经过了吃点扯白糖就快乐的童年,现在每天还要追着孩子说:“少吃点糖”。或许未来,腾冲的“扯白糖”会消失在与当下各类糖类的竞争中;也许有人将它产业化,生产成进入超市竞争的糖品,但曾经挑着糖走街串巷的那些故事,逐渐消失在生活中的叫卖声,也是让人无法忘怀的记忆。(腾冲市委史志办 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