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正文

【纪检人手记】话“年味” 迎新春

  • 发布时间:2023-01-17 16:53:10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妈妈,妈妈。兔兔、兔兔......”两岁未满的儿子激动地用手指着街头带有兔子图案的各种年货,从他的表情里,就能看出他内心的喜悦。

转眼间,兔年将至。街头巷尾的红灯笼、各式各样的春联,超市里、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年货,以及步履匆匆急赴归程的人们,为城市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气息。

看着满城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迎春景象,总能让人感受到年味渐浓。

说起年味,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每到过年时节,我们小孩子就会有新衣裳穿,会有压岁红包收,可以吃到很多的大鱼大肉。

记得儿时,每到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我们小孩子便是争先恐后地抢着洗澡,等洗完澡,就会穿上自己有口袋的新衣裳,迫不及待地跑到奶奶和爸爸妈妈面前,只要对他们说几句祝福语,他们就会面带微笑,高兴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塞在我衣服的口袋里。然后又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早晨一家人又开始忙活。爸爸踩着梯子把春联、福字贴在大门上,我们就在边上帮忙扶梯子。奶奶和妈妈在淘米、磨粉、烧火、上蒸、翻蒸,为打年糕做足准备。来到厨房,妈妈先把蒸好的糯米团揉成一个个圆圆的小饼子,然后把小饼子塞进打年糕的模子,再把模子翻个身,用力一拍,一个年糕就做好了,刚刚打出来的年糕,软糯香甜,蘸着白糖一起品尝,令人回味无穷。我们小孩子还会在旁边用糯米团捏出自己喜欢的造型,你捏耳朵、我捏尾巴,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过年时,前三天是最让人喜欢的,到了大年初二,妈妈总是会烀一大锅肉,满屋子都是肉香,我总是等肉熟了,站在锅前,等着妈妈切出来最好的肉,大口大口地吃,这种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满足,在小时候是最幸福的。

然而,时间久了,总能听到有人这样感叹:“如今这年味呀,是越来越淡了”。

“小时候,快到过年时,我们每天清晨一睁开眼睛就会激动地躲在被窝里,扳着小手指掐着算着看离过年还有几天。而现在的小孩子却对过年没什么期待,真的是越来越没有过年的感觉了。”在跟朋友闲聊时,朋友感叹道。

年味淡了,现在的人不期待着有新衣裳穿,不期待着有美味佳肴,就连购物,人们都不会满大街的跑,而是选择更加便捷的方式送货上门。其实,时代在变,习俗也在变,不是年味变了,而是很多东西不再是过年才有,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都更好了,我们也早已习惯了穿一身新衣的欣喜,也不会对那大鱼大肉充满期待,就连过年发压岁红包都是发在“一家人”微信群里,互相抢。年味其实并没有变,只是人长大了,角色转变了,快乐方式和来源也变了。

对“年”与“年味”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一样。我觉得和家人一起过就是年,亲手为家里贴上春联就是年,拍一张全家福就是年,与长辈一起谈心就是年,抢得到回家的车票就是年。最浓的年味是亲情陪伴,亲情陪伴是簇拥在父母身边的唠嗑,是儿子蹦蹦跳跳踮起脚尖给自己的一个甜蜜的吻,是全家人围坐在一块儿共享丰盛的年夜饭,是一家人围坐在烧得热乎乎的火炕边上的欢乐。

马上就过年了,多数人都沉浸在与家人团圆的气氛中,畅谈着“年味”的淡与浓。看着自己和家人一起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再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些无法实现与家人团圆的特殊人群,他们不是因为工作繁忙也并非与家人相隔千山万水,而是因为他们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阻隔他们与亲人相见的就是那扇冰冷的铁窗。其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干干净净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像打扫家里一样把心灵也扫得一尘不染,这样才能欢乐祥和地过好每一个年。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我们一起烹调年味,一起享受年味,一起从浓浓的亲情中汲取奋力前行的动力,踏上新一年的追梦之路。(潘继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