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纪委省监委宣传部、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官油子”现形记》于2023年2月20日在云南卫视《清风云南》栏目播出。警示教育片描绘了八面玲珑、官瘾十足、江湖义气、随波逐流、“芳香型”、吃“快餐”等“官油子”的形象,剖析了成因,也找出了破解之道。
当然,除了警示教育片剖析展现的“官油子”类型,现实中也还不乏存在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整天忙忙碌碌装样子、当撞钟和尚混日子;遇事推事、绕事,不干事;出问题找借口,不担责;工作挑肥拣瘦、只凭嘴不出力、不愿作为、不想作为的“官油子”。
“官油子”虽然只是一种形象比喻,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有的党员干部从政价值观上的问题和病灶。一个“油”字背后隐藏的是见风使舵、邀功诿过的“官场哲学”。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原常委州政府原常务副州长傅希在片中说:“人生它确实是一生的长跑,有必要那么急吗,走得快的人不一定最后能到达”。当“官油子”们幡然醒悟时却悔之晚矣。“官油子”屡禁不绝的原因有主观有客观,有内因也有外因,但根本主要在党员干部自身。革命事业不是请客吃饭,只有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才能不断推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唯有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才是正道,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总想找“捷径”,抄“近道”。
做人要老实。做人如草,踏实就好,风吹不倒,雨淋不跑。对党员干部而言,“老实”是第一位的。这种“老实”不是唯唯诺诺或胆小怕事,而是为人守规矩、存正气,做事无私心、重实干。做老实人,不是埋头苦干,不思考,不看路,而是有原则,有立场,不碌碌无为,更不贪赃枉法。老实人不做亏心事,不逾矩,活得坦坦荡荡、踏踏实实。而那些喜欢“浮在表面”的党员干部,短时间或许因善于“钻空子”“找门路”得了小便宜,但最终必将因触犯党纪国法而自食恶果。
做事要踏实。李大钊曾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就是告诫人们,再美好的愿望,只有脚踏实地去做,才可能实现。古往今来,大凡成功者,多是埋头苦干、勤奋务实之人,有着朴实为人、踏实干事的大智慧。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想干事,也要能干事,多干事,干好事,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好。在社会纷繁浮躁的情势下,更要弘扬忠诚、执着、踏实的品格,更要把踏实作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不浮于表面,更不搞假大空。
作风要务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征程没有捷径,没有水到渠成,唯有真抓实干。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不经风雨、不见世面难以成大器。对党员干部而言,每一次攻克难题,都是一次历练和成长,在解决困难的同时也是自我突破。务实就要以职责为本,敢于担当,不惧风险;紧盯问题,攻坚克难,存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以实在为要,说话心口一致,办事知行统一,为人表里如一,坚持实事求是,明辨是非,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以廉洁为基,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迷茫,在各种思想文化的冲击下不困惑,在金钱美色诱惑面前不失节,正心、正身、正言、正行,始终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曾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