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正文

评论│别让“躺平”“佛系”成为干部消极怠工的“隐身衣”

  • 发布时间:2023-03-03 17:50:05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许多党员、干部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缺乏严峻斗争和艰苦环境的磨砺,容易追求安逸享乐而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容易在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前慌了心神,乱了阵脚。如何保持干部队伍昂扬奋发的干事状态,始终是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除夕夜,央视春晚小品《坑》对一位“躺平式干部”郝主任刻画得形象生动,“躺平式干部”也成了观众讨论的焦点,让人记忆颇深。节目中,“郝主任”擅长“躺平”,看似精明、圆滑,背后却是党性的淡化,是对民生民情的漠视,极大地破坏了干部的形象。

躺平、佛系是近年来出现在互联网上的时尚词语,常被年轻人用来自我调侃。但当这种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不敢干的心态出现在干部队伍身上,就对干部心态造成了极大的腐蚀,成了干部消极、懈怠、不作为、慢作为的“隐身衣”。结合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干部队伍中的“躺平”、佛系现象,实则是一种隐形的干部作风问题,极具隐蔽性和传染性,危害不小。要严防这种消极情绪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晕染现象。

比如,我们身边就有因“躺平思想”作怪的村干部,在处理群众工作时敷衍了事、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也有职能部门的干部,被“佛系”思想左右,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推一推、转一转。

不难看到,从党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都在动真格、出实招,向“躺平式干部”和“佛系干部”亮剑,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坚持教育干部、警醒干部、引导干部相统一,从“治病症”向“去病根”转化,打断“躺平式干部”和“佛系干部”空手抱住“铁饭碗”的春秋大梦,敦促干部多接受基层一线的磨砺和锻炼,促党员干部在一线垂范、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真正让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为担当者撑腰,形成靠实力立身、凭实绩进步的鲜明导向。

立规矩,从制度上挤压不作为干部的“生存空间”。以制度固化作风建设成果,切实解决干不干都一样的问题,建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长效机制。同时,健全完善干部退位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制度,激励干部见贤思齐、担当实干、奋发作为。常态化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对工作不在状态、作风不严不实、庸政懒政怠政、不能胜任现职的干部加大调整力度,倒逼干部担当作为。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推动干部端正态度、树立信心、干事创业。同时,加大对“躺平式干部”和“佛系干部”的党纪党规处理,用好“四种形态”,不断鞭策干部队伍踔厉奋发,以担当和实干精神开创各行各业工作的新局面。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的课题,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紧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坚决防止降调变调的错误期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杜加从 陈浩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