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人动容的故事。这对残疾夫妻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1992年,一场意外导致镇沅县者东镇木厂村兰发兵双目失明,他的妻子罗正凤因幼时烧伤不能正常行走。2000年俩人结婚时,乡邻们认为两人都带有残疾,日子会过得更艰难。“她做我的眼睛,我当她的双腿”。然而,两人在“你背我出门,我为你带路”的默契中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日子不算富裕,但过得甜蜜。
为了把日子过好,兰发兵一家将希望寄托在自家的4亩茶园,但粗糙的制茶工艺让茶叶卖不上价。2005年,当地政府安排罗正凤免费参加茶叶加工培训,系统学习普洱茶从炒青到压饼的全套工艺。学成归来,她将所学技能传授给丈夫,两人精心经营茶叶初制所。通过多年经营,拥有了一批稳定客户,后来又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他们家的茶叶初制所现在年产量约14吨,有合作关系的茶农超过了100户。
夫妻俩不满足小富即安,2024年又开始养猪,目前肥猪存栏逾40头。“镇沅除了茶叶,还有许多非常好的农特产品,我也想销售出去,并带动更多邻居一起实现增收。”罗正凤说,近年来,她家逐步丰富产品,核桃、蜂蜜等销量都不错,其中核桃年销量超过270吨。
这是6月1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的一对残疾夫妇用爱与坚韧谱写人生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读来让人感慨万千。兰发兵、罗正凤夫妇在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中,有党和政府的关爱扶持,有一个一个客户的爱心奉献,也有乡亲邻里的真情帮持,但更让我们看到夫妻二人不向命运低头,始终坚毅向上,用双手改变贫穷,用爱心回报邻里,用奋斗书写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
中华民族历来都推崇艰苦奋斗,也深知艰苦奋斗之重要。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讲,“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孟子·告子下》中也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说,忧患和困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和斗志,使人不断进步和发展;而过度的安逸和享乐则可能导致人的懈怠和退化,最终走向衰败或灭亡。韩愈在《进学解》中也讲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告诫人们,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从先辈的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古人不但把艰苦奋斗看成是一个人的优秀品格和美德,更是上升到了个人的人生成败、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高度,用以来警醒和鞭策人们磨砺人生,艰苦奋斗。
大道如砥,奋斗如歌。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更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是陈毅元帅1936年被敌军围困面对生死时写下的一首著名诗,其中“创业艰难百战多”这句话,今天读来仍然让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昂扬斗志和艰苦卓绝的精神。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艰难困苦中革命意志不减,在生死考验中磨砺奋斗人生的英雄气概。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马克思曾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对一个人来说,没有奋斗人生就不可能出彩,没有奋斗人生就谈不上幸福,唯有奋斗才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奋斗才是人生的底色、才是人生的快乐、才是人生的幸福。幸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奋斗才能得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才是奋斗的真实写照,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实践反复证明,社会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竞争越是激烈,知识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高,越需要我们保持一种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这不仅是对一个人在人生中磨砺什么样的奋斗观的深刻揭示,更是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提出的重要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始终保持着“一棒接一棒”的答卷姿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干事创业新天地,施展才华大舞台,实现人生价值好机会。我们应该不负新时代,理应自觉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牢记于心,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努力创造崭新业绩,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奋斗中磨砺人生,在担当中彰显坚强党性、坚定为民情怀。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要密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形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团结奋斗。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奋斗的人生必须体现在干事创业上,落实到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勤政为民中加强党性,在为民造福中提升道德境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奋斗不是简单表态、不是喊几句空口号、不是原地跑步、不是得过且过、不是满足于“一般化”;奋斗是担当作为、是负重前行、是锐意进取、是敢于超越。
兰发兵、罗正凤这对残疾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干事创业,怎么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如何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作为党员、干部来说,就更要站稳人民立场,积极作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不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纪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