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正文

团结花开溢芬芳——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综述

  • 发布时间:2021-09-22 17:25:14
  • 来源:保山日报网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团结花开溢芬芳

——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宁 玲

保山,一座生态宜居的山水田园城市,汉、彝、傣、白、傈僳、布朗等36个民族在这里相邻而居、亲如一家,243万各族儿女在这里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共同建设祖国边疆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保山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党中央精神、富有时代特点、具有保山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目前,保山共创建了500多个各具特色、亮点突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寨和示范单位,其中,26个少数民族村寨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腾冲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179个单位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市委、市政府命名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龙陵县)、266个示范单位、20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民族团结之花在保山大地绽放,各民族和谐共处、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画面随处可见。让我们寻着民族团结的印记,去看看保山是怎样做的——

关键字:

熔——延续团结基因 熔铸民族精神

保山的民族团结有着强大的“基因”。据史料记载,秦汉以前的哀牢国“哀牢”这一称谓是多个少数民族共同的族称。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的空前危机,保山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涌现出了一大批卫国英烈、建党先驱、抗日英雄、先锋模范,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历经风雨沧桑,保山人民始终用宽广的胸怀、高超的智慧、辛勤的汗水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8月的龙陵西山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红色时光长廊、党史人物陈列馆、革命烈士纪念塔、朱家璧纪念亭……一路走来,重温党的历史长卷,感悟初心使命。

“我们充分发挥红色基因效应,先后建成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李鑫故居、朱家璧故居、西山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培训各族干部群众5万余人次。”龙陵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龙陵县在传承弘扬红色基因中树牢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

自全面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以来,我市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协同发展,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把民族团结知识与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建设、政策宣传、为民服务等措施,以党建引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现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频共振、有机融合。

我市还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各民族节日等节庆活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加大基层各族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成为各族干部群众思想共识,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

如今,民族团结意识处处渗透于保山各族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正常交往、平时交流当中,各族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蔚然成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群众共同价值追求。

关键字:

融——促进文化交融 共筑精神家园

“回汉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在生产劳动中互相帮助,在风俗习惯上尊重彼此。汉族群众操办红白喜事时自觉以回族清真饭为主,而回族群众办喜事时也会宴请汉族亲朋好友……”在昌宁县田园镇勐廷社区,回汉群众文化互融互通,处处都是民族团结和睦的幸福景象。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脉。我市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精品文化项目,推动优秀民族文化转化发展,昌宁苗族服饰、腾冲皮影、佤族清戏等一批世居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成为保山各族群众共有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家园。

为了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多元交融互鉴的基础上,我市充分挖掘、传承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宣讲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一往无前的铁血意志和反抗侵略、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心灵契合、认知认同。充分利用和顺图书馆、保山学院等教育基地,让中华民族崇文重教、以文化人的优秀传统薪火相传,书香历久弥新。在边境一线实施“红色示范”行动,让国旗、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擦亮边城“国防名片”,激发边境各族群众强烈的国门意识和家国情怀。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文化认同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有了更肥沃的土壤,将其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呈现出“人人在讲民族团结情、人人在说民族团结话、人人在办民族团结事、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乡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几年,我们社区在道路交通、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老乡们的热心肠。”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傈僳族干部蔡新装欣慰地说,在易地扶贫搬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各族群众都积极配合,还相互做思想工作,热心给予帮助,很大程度缓解了我们的工作压力。

纳川拓溪,开放包容。我市推进民族团结向深度融合发展,与上海市闵行区、德宏州、怒江州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沟通协作机制,推动少数民族群众更好更快融入城市社区;与大理州、迪庆州建立了创建联盟,探索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带;与云南民族大学搭建政府和高校共研共建新模式,成立保山市、隆阳区、龙陵县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在芒宽、潞江沿线实施高黎贡山跨州市搬迁工程,帮助4910名跨州市移民群众顺利完成“一跃千年”的筑梦之路,生动诠释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理念。

关键字:

荣——增进民生福祉 共享幸福荣光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这是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的殷殷嘱托。

中寨司莫拉佤族自然村有73户301人,其中佤族有271人。2014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1人。近年来,腾冲市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将示范创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村庄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工作相结合,重点打造司莫拉佤族村,先后实施了村内道路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容村貌提升、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项目,2017年末,司莫拉村实现全部脱贫。2020年底,中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24元,是2014年的7.2倍,昔日的穷寨子蜕变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3A级景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像司莫拉佤族村这样蜕变的故事,在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同样上演着。

摆榔乡抓住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机遇,以民族文化风情为特色,构建民俗旅游“周末经济”发展模式,建设以施甸民俗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融合为主要特色的东篱风语景区,推出以“玩在野鸭湖、住在布朗山”“善洲林场学、彝朗山寨逛”等为主题的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项目,2020年,全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万元,全乡农特产品及农家乐销售总额达3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民族+文化+脱贫”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道路。

司莫拉、摆榔民众的幸福生活只是我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我市整合投入各类资金33.7亿元,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兴边富民、扶持“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整族帮扶整乡推进、高黎贡山移民脱贫发展等重点民生工程,狠抓民族地区交通、水利、通信、环保、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4个贫困县(区)、33个贫困乡、413个贫困村和现行标准下9.4万户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7.2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挪穷窝”,布朗族、佤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诺言全面兑现。

梦想凝聚力量,团结开创未来。如今,我市各族人民情同手足、深度交融、亲如一家,“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民族团结的“同心圆”也越画越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