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件的快速查办,多亏联动组同志的通力协作,让我们乡纪委同志深切感受到了联动协作、优势互补带来的强大效能。”昌宁县耈街乡纪委书记在办理一起信访案件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此前,昌宁县纪委监委收到关于耈街乡某村党总支书记的信访举报,由于基层办案力量薄弱,该县纪委监委整合纪检监察审查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力量,协同联动、密切配合,最终对该问题线索进行了高效处置。
近年来,昌宁县纪委监委健全完善“室组地”联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乡镇纪委、县委巡察机构、各派驻(出)机构和纪检监察审查室各自优势,围绕监督和办案两个重点,突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努力实现“1+1+1>3”的叠加效应。
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了《昌宁县纪检监察系统2023年高质量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实行乡镇纪委、县委巡察机构、各派驻(出)机构和各纪检监察审查室互为捆绑联动工作机制,组建三个捆绑联动组,由“室”牵头抓总,“组”充实力量,“地”攻坚突破,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对阶段性重点任务进行“联片”合作。今年以来,开展捆绑联动督查10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42个,捆绑联动处置问题线索3件次。
“‘室组地’联动协作打破了传统的机制‘壁垒’,通过优化制度、整合力量、通力协作,打通日常监督和办案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有效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案件查办的质效。”昌宁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说道。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实行工作任务“清单式交办、销号式落实”的工作机制,把重点工作列入清单,由牵头部门面对面交办工作,并明确工作措施及完成时限,将工作任务清单及时交捆绑联动组办理;对任务清单挂号跟踪、销号核查,定期听取交办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据悉,从“小切口”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惠民行动”启动以来,该县聚焦民生领域“小切口”,强化“室组地”协同作战模式,坚持靶向纠治、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紧盯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切实整治漠视群众利益背后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室组地”捆绑联动集中力量,对典型问题线索提级办理、直查直办、重点督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怨”问题,深入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昌宁行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捆绑联动机制,继续在‘联’字上做文章,在监督执纪、审查调查等各方面通力协作,让‘室组地’力量攥指成拳,真正联出合力、联出效率、联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