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来看,昌宁县纪委监委要在赶集那天到我们街上来接访,主要受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要反映问题的可以在那天去反映了……”在昌宁县更戛乡西米村,几名群众站在该县纪委监委接访公告前讨论着。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清廉云南”建设昌宁行动要求,聚焦乡村振兴、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及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采取“一公告、二设点、三入户、四见面、五提质、六回访”形式,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坐等问题上门为主动上门找问题,把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
“各接访组确定时间后,在接访前5天围绕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受理范围,将接访时间、接访地点、接访范围、联系方式张贴到村组,并通过乡镇微信公众号发布,让群众知晓举报方式和渠道,变‘我要举报’为‘我会举报’。各接访组利用赶集日合理设立接访席、宣传点,现场接待来访群众,引导群众正确表达合理诉求,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昌宁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介绍。
同时,各接访组深入村(社区)、小组、农户家中走访,坐群众的“热板凳”,听群众的心里话,为群众答疑解惑,了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真正做到走基层、进村组、访民情。
为提升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处置效率和质量,该县纪委监委构建问题线索快速分流机制,采取“访+听+判+转”的方式,通过实地下访,倾听群众诉求,找准症结所在,做好预判处理,从源头细化分流,及时对反映人进行回访,听取反映人意见和建议,做好答疑解惑,降低重信重访发生率,力争做到息诉罢访,用纪检监察工作的“温度”赢得群众的满意。
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深入基层接访群众182人次,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受理问题线索8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个;处置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11件,立案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人,批评教育、谈话提醒20人,通报曝光3期4人。
“心里装着群众,工作才不会偏航。我们将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深入基层,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昌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杨月 杨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