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策送上门、难题帮着解,省心又安心。”保山市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当地企业对营商环境优化的真切感受。这一变化得益于保山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以精准监督推动“双轨协同”监督机制落地见效,选优配强企业特派员,强化数字赋能,为企业发展注入“廉动力”。
自清廉云南建设启动以来,保山市纪委监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将“暖心行动”部署要求与政治监督深度融合,创新构建“线下贴身服务+线上阳光运作”双轨协同监督机制。通过嵌入监督、全程跟踪,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让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清廉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在特派员选派管理方面,保山市纪委监委严把选人用人关,推动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精选815名“懂经济、熟政策、有技术、守纪律”的干部担任企业特派员,挂钩联系1544户重点企业。通过建立“清单管理、限时办结、销号反馈”监督机制,对特派员服务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干部既“亲”而有度,又“清”而有为。
针对“保山营商环境直通车”微信平台,保山市纪委监委强化数字赋能监督,推动平台实现企业诉求“一键直达”、办理进度“实时可查”、办理结果“在线评价”。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入驻企业8779户,累计推送政策50条,受理企业诉求175件,办结率达98.28%。
同时,保山市纪委监委注重强化协同监督,推动特派员与直通车平台双向发力。2024年底,针对保山市神州天立高级中学建设问题,通过特派员走访和平台督办,推动多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下一步,保山市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双轨服务”监督机制,拓展监督广度深度,强化纪律作风保障,严查政商交往中“勾肩搭背”亲而不清、“谈商色变”清而不为等问题,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为谱写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丁红萍 钏磊磊 王会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