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来,昌宁县柯街镇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强化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全镇党员干部形成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村组一线、工作一线、项目一线掀起新一轮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敲门入户+疫苗进村,排查管控“不漏一人”
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镇、村(社区)、组、网格员联防户一级对一级的四级疫情防控联动体系,切实做到分片到户,责任到人,认真落实“敲门行动”,确保人员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全面排查在外人员情况,全覆盖建立在外人员台账,精准掌控动态信息,分类做好宣传教育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通告和疫情防控提醒。对所有省外返乡入柯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并督促做好核酸检测;对重点地区返乡人员按政策要求实行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检测,落实“五包一”责任。高度重视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全面梳理各年龄段应接未接人员,各村干部逐人通知,前往接种,对未接种人员开展逐一研判,并落实针对性措施。对行动不便符合接种人群,组建流动小分队入户为群众接种。
精心呵护+防汛演练,河道治理“不留死角”
全面深入落实河长制,全面推进“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扎实落实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精心呵护“一河清水”,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河道、库、塘、坝、渠实行划段包村到组,明确责任到人分片挂包。各河流沿岸设立河长信息公示牌,有河流名称、河长姓名、反馈电话等,以群众监督切实保障一河绿水。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足、做实、做细各项防灾工作,组织各村组以“临战状态”展开全覆盖防汛应急演练,挂钩村干部职工全程参与指导,充分展现“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分级协同、全面动员”的整体效能,呈现出“测、报、防、抗、救”全链条一体的应对能力。
农业提质+产业增效,产业发展“不拘一格”
立足发展实际,扎根在产业发展一线,不断夯实以粮食、烤烟、果蔬和畜牧业等为主的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以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完成小春收割2.02万亩,收获产量3300万公斤;完成大春粮食播种4.52万亩,发放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两批次127.15万元。持续巩固“一菜一畜一果”产业发展格局,以油桃、沃柑等特色水果采摘为主的乡村体验游持续壮大,以温泉养生、傣族文化、华侨美食为主的特色旅游稳步发展。
精心谋划+实地勘踏,项目建设“不等不靠”
紧紧围绕“抓项目、稳投资”工作原则,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拉动投资消费。在项目开工前期,提前做好摸底、调研、实地勘查,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挂钩村领导全面深入村寨召开动员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调动项目片区涉及的村组干部共同抓好政策宣传、项目联系、纠纷调处、质量监管等工作;确定项目具备实施条件后,带队入户解答、协调,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跟进、解决各类纠纷。项目开工后,实地跟踪施工进度,掌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今年,柯街镇在建项目6个,目前正稳步推进。
“在下步工作中柯街镇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在‘身’入群众中拉近干部群众的距离,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充分发挥职能职责,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