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余华的《活着》,心情是沉闷的,是压抑的。之于当下,再读《活着》,看到的是绝境里透出的光,是生命对抗苦难的无声嘶吼。的确,当地主少爷福贵输掉家财中的最后一块铜板后,他也触发了坎坷的多米诺骨牌,之后,苦难接踵而至,最终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如何活着?如何活下去?
读余华的《活着》,总是感觉很压抑,艰于呼吸视听。小说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上以貌似冷漠的语调,道出了一个苦尽甘未来的悲楚故事。主人公福贵凭借自己单纯的世界观在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晚年只能同一头老牛度过。
在我眼中,福贵是一位英雄,他身上集中折射了我们每个人曾经遇到过的幸或者不幸。英雄有缺点和不足,但是并不缺乏坚忍不拔活下去的勇气。小说中的悲伤气氛从未停止,其中偶有轻松善良的时刻,但是,读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因为余华写这些时,仿佛只是在为接下来要发生的残酷现实做铺垫。读《活着》,一路为福贵失去父母妻儿婿孙而哀叹,但是,把自己化身为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时,又觉得可歌可泣,悲凉无奈中夹杂着缕缕幸福。
串联幸福的是散落在书中的一颗颗小小的感动。福贵家曾经的长工长根即便是沦落到乞丐,依然惦念着凤霞,捡了一根扎头发的红绸,洗干净后专程给凤霞送来。“礼轻情意重”,当长根一无所有后,一根捡来的红绸就是他的全部;有庆为了让母亲家珍少为自己纳鞋,冷着自己的脚跑着去上学,让人心疼爱怜热泪盈眶;家珍放弃大小姐的舒适生活,回到落魄的福贵身边,和他一起吃糠穿麻,无怨无悔……一幕幕温情,就是一个个波澜不惊的幸福,温暖滋润着每个人的坎坷人生路,让人于绝望中升腾活着的勇气和希望。
我想,如果有来生,这一家人,还会义无反顾地一起走,一起经历生活的甜苦。有人说,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我们经历的越多,懂得也就越多。龙二通过赌局骗光了福贵的家财,但终落一个被枪毙的下场,仿佛印证了潜意识里笃信的“因果”,教给我们要与人为善,做好事儿,不要昧良心。我们也许不能全身心追求人生信条的上限,但是一定要在守住道德的底线。反观福贵,他在输尽家财之后,回归了正途,不免印证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
谈及《活着》,苦难是绕不开的话题,小说就是在讲述福贵的苦难史。我们总想着逃避苦难,但是它依然会挤进我们的生活,纠缠着,撕咬着。是它让我们将人生百味一一品尝,让我们的生命变得厚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就是面对痛苦、面对挫折、面对破灭、无声坚持、无限忍耐之后,依然勇敢地活着。
余华用冷静得近乎残酷的笔墨,演绎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沉重。我们则怀揣着福贵的故事,反复咀嚼,慢慢收获,而后终于明白,无论生活把什么样的东西赐予我们,都要用一颗栉风沐雨却历久弥坚的心去发现和珍视身边的幸福。只有经历过,忍受过,才能在人生的每一次伤害和痛楚之后,还坚定地以活着作为无声的、而且唯一的答案。(腾冲市马站乡 孙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