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工作动态>>清风文苑>>正文

【清风文苑】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伴我成长

  • 发布时间:2022-04-20 20:20:32
  • 来源:保山市纪委市监委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熏陶下,才能卓荦超伦。提起家风,“勤俭节约”一词就在我的脑海不断涌现。

“勤乃发家之本,俭为致富良方”。每当我们在浪费粮食时,父亲就会拿《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训教育我,小时候自然是不理解这么博大精深的古文,但却在生活的点滴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

“吃多少饭,就盛多少,不准浪费……”每次吃饭前父亲总要“唠叨”一番。

小时候我总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还常常剩饭;有时吃不完的东西也是喜欢随手一扔,父亲见状,肯定是非常生气,拉长脸就是一顿教训,很多时候还会被罚站。

“爸爸想告诉你,在我们那个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的年代,每年都有人因为吃不上饭,饿得瘦骨嶙峋甚至死于饥饿,一口饭一点粮食对现在来说,也许可有可无,但在我们那个艰苦的环境里,却是救命稻草。爸爸希望,你在面对食物的时候,想想世界上还有那么一群人还吃不上饭,从小就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一顿训后,父亲又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讲道。

其实父亲教育我们不光是嘴上说说,更多的是用实际行动来教导我们,从我记事起,就没见父亲浪费过一粒粮食,有时候食物掉在桌子上了,他也会捡起来吃掉,碗里的更是吃的干干净净的,就连我随手扔掉的食物,他也会捡起来擦掉上边的灰尘然后吃掉。

以前,我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有时还喜欢跟别人攀比。为了帮助我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爷爷奶奶、父母经常给我讲过去家里生活的艰辛,让我明白了“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在父辈的谆谆教导下,我改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现在吃饭自己能吃多少,就盛多少,每次洗衣服的水都倒在一个水桶里,用来冲马桶。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一定要把父辈“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时刻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施甸县纪委监委 杨保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