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出生于1963年,他温和谦逊、为人朴实,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人。在我眼中,父亲是一位爱国守法、热心公益的老党员,一位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生意人,一位崇尚德育、和谐维家的带头者,就是他的这些品性,塑造和培育了我们温和朴实、文明和谐的家风。
父亲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有39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从小我便是在各种红歌的熏陶中长大,家里电视机常年播放的是各种军旅题材、抗战题材,我们听的也是父亲当兵时各种各样听起来很传奇的故事。部队严明的纪律和作风培养了父亲强烈的纪律观念,在他心中永远有一把“尺子”和一根“底线”,从不逾越。小时候,我和姐姐便被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不能吧唧嘴,回家和外出都要打招呼,要尊重长辈,要有礼貌等等,家里形成了好多不成文的规矩。父亲严格要求自己,在“拆违”初期,父亲得知家里位于路边的灰色铁皮钢架房不符合统一建筑风貌,虽然才盖好不久,他还是第一个带头主动拆除。他说,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做表率,不违法违规,更要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
父亲从1990年开始做饲料生意,三十多年来,他一如既往热心服务、诚信经营,在同行和农户中有很好的口碑。七八十岁的老人晃晃悠悠来买十块钱的鸡饲料,有时不好带他会顺便送到家里去。雨季,饲料在运输过程中有时会淋到雨,淋湿的饲料,父亲宁愿亏本也不会卖给农户;有时不注意被农户买走,他会及时退钱或者换货。不管他在多远,只要农户打电话来让送货,他都会想办法尽快送去。他说,宁愿自己多麻烦一点,也不能失信于人。父亲很有爱心,他的一位常年往来的老客户突发疾病,父亲和母亲得知后,拿了一些鸡蛋、水果和几百块钱去他家里看望,让他安心养病,不用担心饲料和货款。父亲还很有公益心,老家进村道路硬化后,有一段路转弯处没有围栏,老人小孩经常喜欢在那里闲坐、玩耍,如果不注意可能会摔下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项目通过验收后,父亲自掏腰包找人在那个转弯处焊接起围栏,大家的安全有保障,父亲就安心了。
父亲曾在村委会担任过村主任,在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群众的好评,后来因我和姐姐上高中、大学,母亲一人挑家里的担子负担太重又退回家来,但一直担任着所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在任职期间,父亲依然尽职尽责,认真抓好党支部建设,积极带领支部党员抓学习、抓产业、抓发展。一段时间来,父亲还带领着寨子里父老乡亲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建设中来,他积极配合乡党委和社区党总支部的安排部署,组织寨邻定制度、明规矩,带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如今走进寨子里,处处干净整洁。他说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脚踏实干好自己的工作。
父亲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是平等自由的。他主张家里每个人都是“各司其职”,他主外,母亲主内,我和姐姐负责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从不让我们有任何“后顾之忧”。从小到大我和姐姐都始终以学习为主,即便到现在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永无止境”的学习观念,这些都是父亲给我们创造的环境和培养的习惯。父亲还始终尊重我们的权利,从不强迫我和姐姐,对于人生的选择,在不走偏的前提下他都支持我们自由选择,尊重我们的意愿。当然,父亲给我们的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自由”,他在军队严谨的纪律作风从小便影响了我们,无论在学校、在工作岗位还是在生活中,我和姐姐都能约束好自己。
父亲始终坚持互敬互爱的家庭观念,他宽厚包容,从我记事到现在,从未听见他和母亲有过争吵,他们和谐的夫妻关系也为我和姐姐各自建立家庭树立良好的典范。父亲他们这一辈一共6个兄弟,老大和老六之间相差了20多岁,父亲排行老三,年龄也居中,大家庭里有什么活动,都是他牵头来组织,有时节假日会聚集在一起烧烤、包饺子,热闹热闹;有时大家庭里有矛盾,他会牵头来化解。他是我们小家庭的顶梁柱,更是大家庭的主心骨。
每次我们回家前,父亲都会六点半起床,杀鸡或是烀牛肉,或是去地里采摘他种下的纯天然无化肥农药的绿色蔬菜,备下所有我们和孩子们可能想吃的,可能会用到的。他一味地付出,却从未向我们索取。他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平凡人,在他身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迹,但是他在平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和为人处事却能影响我一生,值得我一辈子好好学习。
如今,我和姐姐虽在不同行业系统,但都成为了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父亲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要监督别人就要先管好自己,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把自己练就得铁铁的,以身作则,才能较真碰硬,有底气有力量。父亲还时常提醒我们,要干一行爱一行,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做到自警自厉。
这就是我的父亲,这也就是我们的家风。家风的传承并不需要刻意去塑造或者渲染,父亲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就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形成了属于我们这个八口之家的家风。我希望,我们淳厚严明的家风能一直传承下去。(腾冲市团田乡纪委 杨先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