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保山市农村红白喜宴中,除了麻辣爽口、生猛热烈的卤辣子外,金黄香醇酥肉便是另外一种令人垂涎欲滴的向往。保山酥肉享有盛誉,美名在外,认可度颇高。乡愁里的酥肉美食是刻进味蕾里之眷恋和温和,从小到大百吃不腻,浓厚挚爱;是捏在手心,咽进肺腑对家乡山水美食颂吟不尽的情诗;是乡亲父老宴席中团桌围坐,闲谈稻谷收割白菜萝卜茄子庄稼,嚼到嘴里话着家常的关切情怀。
酥肉皮酥肉嫩,其味无穷。再看那迥异精巧的造型,各个不同,像小青山傲然,像椭圆碧根果有内涵,像白云团团追彩霞,像金黄芒果养眼。是艺术家随心而捏、塑、雕、画的艺术品吗?却是乡厨们巧手玲珑下,酥肉蕙质自带姿彩展芳华。
保山传统宴席头一天,也是乡厨和帮忙阿姨们最忙碌一天,十多个硬菜都得提前准备好。大铁锅里烧上清清幽幽、金黄透明、散发浓郁油菜花清香的菜籽油。这边帮忙打下手的阿姨在大盆里打上鸡蛋液,倒入适量细腻小粉,加入晶莹小盐、味精提鲜、草果面清香、八角温中,点上少许黑醇酱油润色添彩,来回匀力搅拌,最后倒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丁,犹如甜美可口奶油,满盆黄艳映入眼帘。
锅中热情菜籽油跳起欢腾舞,迎接即将到来的远方客人。大厨用锅铲舀起一勺裹满蛋液肉丁倒进油锅。“呲、呲、呲……”交融之际,一声声清脆喝彩伴随着即兴升腾的白雾气,弥漫整个大锅四周,香味溢出。大厨顺势又添几铲蛋液肉丁铺满油锅,油花热闹滚滚,吐着不计其数小气泡,折射光线内涵里七彩色。柴火通红,不大不小,匀匀传热,烘托锅中美妙精华。嫩黄渐渐染金黄,造型千奇百变,像块刚出土新姜,水灵生动婀娜;像砚台胸怀广博,可研青青墨;像孩童稚手伸伸缩缩,引逗大笑言可爱;像山水连绵,小河清澈鱼戏莲。
凭多年做厨经验,估摸着时间,察酥观色,外面光泽熠熠,内里柔嫩生津,味儿地道韵味浓,大厨们用大漏勺舀起,在半空中沥干香油,倒进大盆里冷却。炸完全部酥肉后,大厨又把冷却的酥肉倒进油锅短暂复炸一遍。在油池二次游弋后,酥肉在颜值和味道上达到巅峰。金黄诱人,香酥嫩滑,爽口开胃,嘴中食,怡入心。
刚炸好的酥肉冒着雾气,凑近耳朵一听,内里“嗞嗞”小响。牙齿咬开热乎乎酥脆表皮,外壳先破,零星碎落在舌苔面上。各种调料交融相称,天衣无缝,锦上添花,自成一股独特香薰味道。裹在里心的猪肉,肥瘦恰当,不腻不油,咸淡间草果回甜,刚吃罢便忍不住想再来一团。酥肉炸好后可直接吃,也可蒸、煮后再食,无论何种吃法都能品尝到酥的松脆,肉中油脂多汁回弹。
大厨让周围帮忙的人尝过两三团以后,便把酥肉收在干燥的纸箱里,保存起来,准备在第二天正席早宴上食用。正席这天一大早,大团儿酥肉被掰成大小合适的尺寸,放在汤锅里稍微煮一煮,舀在盘子里撒上青绿葱花和黄艳姜末,端上圆桌。煮过后酥肉另有一番风味,酥脆有软糯。来做客的人都很喜欢,吃完一盘再添一盘,吃到尽兴。
厨房生滋花肉腩,油池明澈欣然酣。欢腾游弋金装奇,块块酥肉形貌丽;外脆里嫩老少喜,小口清怡唇齿期。(董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