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为基层减负的实效,我们从文山会海、迎检创建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和人民群众一道谋发展、为老百姓办实事”;“去年实实在在干了几件事,村民给我竖起了大拇指”;“现在虽然忙,但忙到实处,忙有所获”……这是全省各级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要求,不少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抓发展、谋民生上发出的共同感受。
前不久,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通报指出,这3起典型问题,反映出有的地方和单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严不实,在调研中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不求实效,增加基层负担;有的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不严格,违规面向基层开展创建达标活动,评价指标繁复,要求基层提供大量证明材料,搞文牍主义和繁琐哲学;有的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不力,导致学校承担过多不必要的非教育教学任务。通报特别强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必须严格遵守的铁规矩、硬杠杠。
“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持之以恒、精准施策,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正是以钉钉子精神常抓不懈、持续深化减负工作,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广大基层干部才能放开手脚、轻装前行,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办实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为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
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为基层减负各项规定要求,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从拓宽发现问题渠道、联动开展核查、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强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融入日常监督等方面着力,细化制定“各级‘一把手’监督推动、上下联动抓整改、督促主管监管部门履职”等具体措施。制发工作提示,紧盯政绩观错位、办事推拖绕、过度留痕等8种形式主义典型表现,精准监督基层减负。这些举措的实施,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明显成效。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减负,关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风,关乎抓落实的成效和水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作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的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党内法规,要扎实有力推动落地见效。要进一步从严精简文件、从严精简会议、规范借调干部、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加大力度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加强制度建设,更好发挥专项工作机制作用,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实干赋能。
切实为基层减负,减负是出发点,切实是着力点,赋能是落脚点。必须统筹减负与赋能,理清“应尽之责”、消除“应减之负”,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引导基层干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实干争先、担当尽责。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当行动派、实干家。要把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抓下去,把以前应付文山会海、填表留痕的精力,转换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心无旁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进一步畅通形式主义问题反馈通道,推动基层心声有效传达,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坚持求真务实,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广大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抓好落实、服务群众。
为基层减负是必须严格遵守的铁规矩、硬杠杠。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这就要求,为基层减负不能是一阵风,要一锤接着一锤敲。松绑赋能,为基层减负,必须久久为功。目前在基层,“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无谓的事务,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让不少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坚持减负与赋能双管齐下,才能使基层干部从“无效忙碌”中彻底解放出来。
重任呼唤担当,实干成就未来。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抓好落实,重在基层。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完成“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任务的关键一年。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抓落实,越要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必须紧盯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实实在在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进一步激发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减负不减速,实干建新功。(纪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