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202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弄清楚基层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加以解决。”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民生保障有没有、好不好、强不强,是反映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风向标”。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吃得放不放心、有没有房子住、孩子能不能上好学、能不能找到工作、养老有没有保障,等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拿“窝窝头”和“精面细面”打比喻,论述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发展:“先吃饱肚子再吃好。我们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放慢绿色低碳发展步伐,也不能太理想化,首先要保证能源供应。”
“先吃饱肚子再吃好”,其中蕴含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同样适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解决民生问题,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先吃饱肚子再吃好”。既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也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眼大肚子小,脱离实际。
落实好“先吃饱肚子再吃好”的重要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紧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
做好雪中送炭的事,就是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抓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民生工作。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搞“花架子”、“空壳子”,不能“垒大户”、“造盆景”,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努力织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网。
落实好“先吃饱肚子再吃好”的重要方法论,就要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尽力而为,主动作为。坚持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承诺了就要兑现,做就要做好。要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党和政府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坚持量力而行。“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要看到,民生改善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不能脱离当前我国国情,不能脱离当地实际。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能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
“想要老百姓支持配合工作,首先要关注的是老百姓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是一名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也是一名基层干部发自内心的感叹。从中也使我们看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实心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把党中央的惠民富民政策贯彻到基层,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爱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系统性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部署。强调,紧盯集中整治发现的顽瘴痼疾,持续深化“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扎实推进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指导各地选择民生痛点难点因地制宜开展整治,让群众可感可及。
十一届省纪委五次全会也专门作出部署,系统整治突出问题,坚决惩治“蝇贪蚁腐”,巩固同题共答良好态势。特别强调,要紧盯乡村振兴、惠民富民、防止规模性返贫等方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行为严惩不贷,坚决斩断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
“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背后大多潜藏着为政不勤、为政不公、为政不义、为政不廉等问题。”要办好为民实事,把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突出问题与推动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用心用力解决好群众反响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强化监管,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落实好“先吃饱肚子再吃好”重要方法论的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立足实际、科学决策,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干在实处、务求实效,切实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需要我们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让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纪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