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件至宝,在漫长的时光流转中,在我身旁悄然驻足,又无声地影响着女儿……家风,一个朴素且令人敬畏的名词,是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更是我们家庭成员特有气质的体现。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已至不惑之年的我,时时处处仍不失豁达、勤勉、乐观、踏实的品性。我想,那就是家风的烙印!那就是爷爷奶奶和父母亲躬身力行给予我永不磨灭的印记!
爷爷用驼成九十度的背影告诉我:吃苦耐劳、生活就要奋斗不止。
爷爷在村里有个绰号:王驼子。这源于爷爷年纪轻轻就驼背。因为爷爷吃得苦、常常肩挑背扛,负重过大早早的把脊柱压了变形。祖父母早早的过世,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与未出嫁的姐姐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14岁时,还没有步枪高,就被拉去当壮丁,因为担心姐姐和弟弟后来偷偷的跑回家,作为长子的他用双肩无言地扛起了这个苦难的家庭。
爷爷是一个上好的脚夫,鸡叫头遍启程,夜半时分回家,往返九十里山路,两百斤山货,从家里驮到镇上,百十斤油盐又从镇上驮回家里。这虽然是一种低廉的劳动力交换,甚至有些卑贱,但毕竟可以换回几个子儿买回一点粮食,爷爷也就乐此不疲。爷爷的吃苦耐劳,被在县城集市里开铁匠铺的外曾祖父看中,将奶奶嫁入这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们一起吃苦奋斗、一起拉扯着6个儿女……
生活虽然压弯爷爷的脊梁,但没有压垮他奋斗不止的精神,在村里第一家盖起了8间大瓦房、2个儿子送去参军、2个子女当上了人民教师……就这样一生不停的吃苦奋斗。爷爷83岁那年还喂了10多头大壮猪,因为得了猪瘟全部病死了,爷爷因此悲伤过度,加之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后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爷爷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平凡的一生、奋斗的一生……
奶奶用枯瘦的双手告诉我:勤俭节约、豁达不必太计较!
奶奶常说:节俭之家,年年有余。奶奶是我见过最勤劳节俭的人了。
小时候,家里种好多稻谷,每年丰收的谷子都吃不完,但奶奶从来不浪费一粒米一粒饭。那时,看着堆积成山的稻谷,再看着奶奶驼着背,捡起一粒一粒散落地上的谷子,怎么也无法理解这种行为,觉得奶奶好古板、好傻。奶奶节俭出了名,勤劳更是出了名,除生病外,她没有一天是不劳动的。奶奶长年累月都种大片的庄稼,一年四季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房前屋后种满瓜果蔬菜,我印象中都是早出晚归,可从未听见她叹过苦。奶奶今年86岁高龄了,神清气朗,眼不花耳不聋。虽然背已驼成九十度了,但只要有时间她依旧要坐在地上劳动,直到卧病在床才肯停歇。奶奶的一辈子都在忙碌操劳中度过,勤劳是奶奶的习惯,也是她给我的宝贵精神财富。
奶奶不仅勤俭节约,还豁达正直。记得老房墙边,奶奶总是种满瓜果。暑假里,我们小孩子在藤架下“1、2、3”跳花绳,奶奶昂首在藤架下“1、2、3”数瓜。一次,奶奶数着数着突然停住了,“昨天明明是15根黄瓜,怎么今天只有14根啦?”小伙伴们赶紧一起数……此时,阿勇红着脸转身跑了。顿时我们都明白少了那根黄瓜去哪儿了!奶奶不说话,伸出枯瘦的双手,又从藤上摘下两根黄瓜,对我说:“这几天阿勇父母都不在家,家里没有吃的,你给他送去吧。”等我迷惑不解地回到家时,奶奶用枯瘦的双手摸着我头说:“少了一根黄瓜没关系,以后还会长出来的。谁都会有做错的事。不计较这些小东西,你会有其他更多的收获!”
确实,不计较于小件,才能收获大件,不纠结于小事,才能做好大事。十八年的从警生涯,中间难免有过这样那样的纷纷扰扰。但是每一次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计较小事,生活还有更精彩的内容。
父亲用坚实的步伐告诉我:坚韧不拔,付出终会有回报!
有时候,站在风雨交加的岔路口,独自彷徨。依稀间,看到了一个人的背影。那背影并不伟岸,却着实让我心安。它在告诉我:人生在世,踽踽凉凉,无论我走到哪,他都是我的山。
父亲从小品学兼优,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父亲没能继续读书,到村里当起一名代课教师。那时候,一所村小只有一名教师,也就意味着父亲要包揽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的教学。父亲跟随村里的长者学会了口琴,上课的时候就让学生们坐到村口的缅桂花树下,跟着调子和。父亲让学生画生活中的事物,如山峦、溪流、农具、家禽家畜等等,带学生到山路上的牛车边、到村头的小树林里,让学生去嗅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等到秋天收割完稻谷,父亲将学生带到农田里做自创广播体操。寓教于乐大概说的就是此般吧?那一年小村的田埂,桃树的枝头,老宅墙坯上的野草,都为孩子的笑声所染,灰暗的村庄迎来了一丝光亮。
后来,父亲转为国家正式小学教师。先后在附近的乡村担任校长,每到一地都教上七八年之久。他热爱学校,关心教师,关爱学生,对教育工作兢兢业业,他朴实善良,受人尊重。作为教学的领军者,他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调动师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他与人为善、宽容大度、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父亲的优秀品德,也许我并没有全学到做到,但父亲教给了我。他对待同志一视同仁,对待有困难的老师总是千方百计给予资助,他把一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
从小到大的记忆中,除去父亲每天勤勤恳恳工作的画面,就是父亲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和母亲起早贪黑经营小本生意的场面……每个人的脑海中,总会有那么几件事,无法抹去。那个周末,父亲骑着摩托车到60公里外的保山调货,没想到途中却发生了事故,父亲的摩托车侧翻把锁骨弄伤了,他忍着疼痛继续前往保山调货。当夜幕降临,他骑着摩托车缓缓驶来,停好摩托车后,再也支撑不住,倒在地上。那一刻,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我哭得很伤心,但父亲却一脸轻松,搂着我一耸一耸的肩膀,用粗糙而宽厚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笑着安慰我说:“这不过是一点小小的皮肉伤,没事的,过几天就好了。”父亲平凡而又坚韧面对生活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飞速跳转,我第一次对“父爱如山”有了深刻的认识,父爱往往是无言而深沉的。
渐渐长大后,在父亲的经营下家里的生活水平一天好过一天。父亲用他坚实的步伐教会我坚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份从事的职业。无需太多言语与告诫,从他点点滴滴的辛苦中,我明白只有劳动与付出才能获得甜美的收获,只有坚韧与付出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
母亲用柔弱的双肩告诉我:朴实乐观,相信明天会更好!
母亲年轻时每天忙于农活,不怎么忙时,就出去做小本生意挣钱。总是在不停地做事情,下地干活,上山打柴拾粪草,晒谷翻地掰玉米,直到星星月亮在暮色的天空唱歌时,母亲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回到家中也一刻不停地忙着,扫地喂猪、浆洗衣服、织毛衣、编草席……真的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做。
晨光里,母亲在田垄间弯腰劳作;晚霞下,葱绿秧苗中露出的依旧是母亲微弱的脊背……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永久的画面!生于农家的母亲不怎么识字,也不善言语,却通过每天起早摸黑的劳作告诉我:只要每天耕耘着,总会有收获!
母亲就是个爱唠叨的人,总是唠不停、叨不断。但就是在母亲不断的唠叨中,我渐渐成长、不断磨炼,直至成熟,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小时候,因偷了邻居家的桃子,放学到家就被母亲训了一晚上。自那以后,耳边总会响起母亲“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人看从小、马看蹄爪”“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唠叨。隔三差五地唠叨一遍。进入中学后直至大学的那几年,母亲还是不厌其烦的唠叨,“好好读书”“遵守学校纪律”“考试不要偷看”“做一名好学生”。参加工作后,母亲并没有因我成人、成家而不再唠叨。在她的心里,我永远都还是孩子。“公家的不要拿不要占”“不要迟到早退”“用心工作啊”……还是会絮絮叨叨个没完。而我,也许是听惯了,也许是更成熟了,不再因母亲的唠叨而不高兴和厌烦。如今,回想过往,扪心自问,若没有母亲的唠叨,能有今天的我吗?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是啊,我能够顺利走到今天,没有理由不感谢母亲!她的唠叨,是对我的严格要求,是对我的殷切期望,是对我的呵护关爱,是为人母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母亲的唠叨,培养了我谦虚谨慎、勤俭节约的品行,造就了我正直善良、踏实做人的性格,铸造了我珍惜岗位、勤奋工作的操守!
2018年的7月份,椎间盘突出终是把坚强倔强的母亲压垮了,后来手术失败造成神经受损。经过反复治疗,加之父亲不离不弃的护理按摩,虽然有所好转,但母亲的左腿依然留下了残疾,为此我深感自责,恨不能代替母亲受苦。当医院过道里灌进的冷风,吹得母亲满头的银发飘飞,曾经黝黑的大辫子只剩下细细几缕,昔日笔挺的身板日渐佝偻……我的泪水止不住滚落下来。母亲即使被病痛折磨得整晚睡不了,她还是会扯出一抹笑意宽慰我们:“不要担心,或许明天就好一点了……”生命本不长,谁都有缺憾!但是如果笑着面对,那就天天是好日子!因此,无论遇到多难的人事,我始终相信明天,相信善良!于是手上的事情越做越顺了,身边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我用一身戎装对女儿说:脚踏实地,用心就会收获幸福!
从警十八年来,扎根基层一线,在不同的岗位上,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把青春岁月无私奉献给了所从事的公安交通管理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着青春与热血。从警十八年,已经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小伙变成了成熟稳重的中年大叔。弹指一挥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事迹,有的只是节假日加班加点,安保执勤的疲惫,违法查缉、巡逻守护的艰辛和对家人的亏欠,当然收获更多的则是领导的认可、同事的支持、群众的赞许和信任。从蹒跚学步,到亭亭玉立;从咿呀学语,到博览群书;从不识愁滋味,到沉默不语……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女儿,已经长大了,长得比母亲还高挑,长到与父亲一起畅谈天下!
疫情期间,看着我每天都要到疫情防控卡点执勤,她写了一篇《疫情中的警察爸爸》,这让我非常的感动和欣慰。她已经长大懂事,明白事理,懂得感恩,这也许就是家风的传承吧!
家风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家风代代传!于我而言,家风就是爷爷的那一弯腰、奶奶的那一抹笑容,父亲的那一个举手投足,母亲的那一句唠叨!于女儿而言,我相信她也一定能理解:吃苦耐劳、勤勉豁达、坚韧不拔、朴实乐观,会赋予自己人生不一样的意义!(王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