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响保山)

  • 发布时间:2022-02-09 16:22:21
  • 来源:保山日报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核心阅读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必须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保山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保山贡献。

保山常住人口240多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0.9%,有汉、彝、傣、白、傈僳、布朗等13种世居民族,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亲如一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市大局整体谋划、同步推进,实现了民族地区与全国全省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增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增进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在开展民族工作中,保山严格落实“一把手”领导责任制,全市上下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全面实施“党建+民族团结创建”行动,突出基层党建在民族团结进步中的引领作用,把民族团结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建设、政策宣传、为民服务等措施,以党建引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现了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频共振、有机融合。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保山是全省红色资源最为富集的州市之一,境内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腾冲路线、艾思奇故居、杨善洲干部学院、李鑫故居、金鸡4·15革命起义遗址等红色资源。保山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红色资源,持续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志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多年来,保山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勠力同心、砥砺奋进,驶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为各族人民带来新福祉。2020年,保山全面兑现“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全市9.4万户39.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现行标准下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4个贫困县(区)、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出列。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全面发展,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增进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保山是多元文化融合交汇之地,哀牢文化、中原文化、边地文化、民族文化、侨乡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永子文化、地质文化、翡翠文化、滇西抗战文化在这里和谐共生。在交流互鉴、兼收并蓄的基础上,保山大力弘扬宣讲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一往无前的铁血意志和反抗侵略、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心灵契合、认知认同。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完善了519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实施了一批世居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建成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区2个,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37项、非遗传承人601人。还通过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架起了保山各民族语言互通、民心相通、文化相融的桥梁。

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市也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的新征程。在这个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需要全市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凝聚起实现中国梦、保山梦的磅礴力量。(本报记者 宁 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