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效能建设,争做杨善洲式的好党员好干部>>正文

大亮山那抹绚烂的晚霞

  • 发布时间:2021-12-04 17:57:59
  • 来源:保山日报
  • 分享: QQ空间 新浪微博 搜狐微博


从施甸出发,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行驶,一路望去,车窗两边松涛阵阵,几十米高的华山松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目的地——杨善洲

干部学院。1990年9月,记者第一次走进这座山,当时,坐着拖拉机在泥泞的土路上一路颠簸,20多公里硬是走了几小时,看到的是一片荒凉。

如今,大亮山已经被绿色层层包裹,山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莺鸣燕歌。时隔30年,青山不改,但杨善洲老书记已长眠地下10年。人已去,但窝棚还在,岁月留下的3个窝棚被钢化玻璃墙保护起来,周边已是绿树成荫。当时的取水井还在,清澈无痕,但已被自来水取代。18公里的善洲小道还在,但已铺上了青石板,两边已是茂密的参天大树。

他自讨苦吃,却留下一片片绿荫

我跟他在大亮山摸爬滚打了22年,我知道他有多辛苦,他为这片土地留下了什么。——老场长自学洪

20世纪60年代,大亮山曾经是一片原始森林。依靠大亮山的自然生态,当地村民过着一年四季不缺水的生活,周边村民到山上挖野菜、采野果、找中药材,拿到集市上卖。后来刀耕火种、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周边十几个村寨陷入了“一人种3亩、3亩不够吃”的困难境地,周边的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7%。

“3条大沟断流,山体滑坡,洪涝灾害频发。每逢干旱季节,村民要到十多公里外的地方寻找水源。”自学洪说,一段时期,当地村民遇上红白喜事,亲朋好友把送一担水作为礼物,主人家则建立起了“水礼簿”。大亮山旁的雷打树村7个村民小组只有一口水井,饮水严重不足,很多村寨人畜共饮。杨善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好个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大亮山变成一片荒凉,昔日生机就此消失。“都是在我们手上破坏的,山都砍光了,多可惜!我们要还债,要还给下一代人一片森林、一片绿洲!”杨善洲亲眼看到曾经长满大树的大亮山一点点变秃变荒。

1988年3月8日,杨善洲退休后的第三天,他带领着从各方抽调的16名职工,雇上18匹马,驮着被褥、锅碗瓢盆、砍刀镢头,来到大亮山张家大坪子(现在的老窝棚)“安营扎寨”,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

那天晚上,他们用树枝搭起窝棚,在露天下挖了火塘。晚饭后,他们召开了大亮山上的第一个绿叶子火塘会议,做出3年完成3万亩荒山造林计划。“完不成计划,我们不修公路、不盖房、不接水,首期1万亩造林预整地基本完成,才盖油毛毡房。”杨善洲给他们定下了目标。

深夜,大亮山狂风呼啸,窝棚被掀翻,锣锅瓢盆被吹得不见了踪影,但是没有阻挡他们植树造林的步伐。“我们得改变一下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先盖40间油毛毡房。”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杨善洲一边带领职工植树造林,一边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他花了12天走遍了大亮山的80个大山头、172个小山头。也就是住在油毛毡房的那些年,杨善洲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夜深人静,他的咳嗽声不时会响彻山林

1992年,林场建起了砖瓦房,大家让老书记先住,可他死活不住。他说:“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最后,他硬是把房子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半,直到全部人搬进了砖瓦房。

1999年11月,杨善洲在山上用砍刀修理树杈时,一脚踩到青苔上滑倒,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很多人都想,老书记可以留在山下好好休息了。可半年后,他拄着拐棍又走进了大亮山。有人问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如今,大亮山荒山变成了绿山,断流多年的溪谷又流出了清泉,大亮山涵养了充足水源,有水源保护点316处,解决了酒房、旧城、姚关3个乡镇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的饮水问题。此前,大亮山周边村庄没有电,村民们还使用煤油灯,杨善洲给大家带来了12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路,让周边村寨的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大亮山没有公路,造林物资只能靠骡马托运上山。杨善洲和职工一起自己勘测,自己动手挖出了一条14公里的山路,之后又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把林区公路延伸到大亮山的边角村寨,总长达70多公里。周边农民依托大亮山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始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群众说,是老书记植树造林帮了大家。

他已远走,却留下一个个美好回忆

我没见过老书记,但看到这些树和他做的事,我觉得老书记是一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事的人。——讲解员宝寿华

走进杨善洲事迹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庭照壁上的7个大字:“人民公仆杨善洲”。这个2013年10月才新建的杨善洲事迹陈列馆,有一个音像厅和两个事迹展厅。事迹展厅陈列着杨善洲一生为民务实清廉的展板和他生前使用过的一些物品。戴过的旧草帽、披过的旧蓑衣……展厅内每一件实物、每一张照片都静静诉说着杨善洲一生的忠诚和执着。

遇到杨善洲干部学院的解说员宝寿华时,她手持小喇叭,正在陈列馆给来自昆明市的学员讲述杨善洲的故事。

24岁的宝寿华2017年12月从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就考进杨善洲干部学院,成为了一名解说员。从陈列馆、碑林、墓园、善洲小道、老窝棚、老场部、新场部,每天都要走几个来回,每次讲解差不多两个小时。

林场半年雨水半年晴,每遇下雨,宝寿华总是冒着雨讲解,打动了学员和听众。3年的讲解中,她不断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虚心向林场老职工请教,很快被老书记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耳濡目染,老书记的一切都已深深地印入她的脑海中。老书记的故事、老书记的事迹她都能娓娓道来。近3年的时间,她已经解说了700多场次。

在老书记事迹的感染下,宝寿华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宝寿华向我们讲述了最让她记忆深刻的一个小故事。

1997年5月,林场职工朱家兴突发疾病住进了保山市人民医院,后来检查出他患的是肝硬化,伴有大量腹水,病情危重。救治需要用到进口特效药,价格十分昂贵,而他一家6口人全都生活在农村,承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无奈选择了放弃治疗。杨善洲得知后马上赶到医院,找到主治医生说:“我们这个工人啊,跟着我一辈子了,实在是苦够了,他还没有好好享过一天福,无论要用多昂贵的药,你们尽管去调,不要担心,医药费由我来付。”

朱家兴住院的71天,杨善洲去看了6次。朱家兴出院时,杨善洲背着人借了3万元到医院为他结了账。出院后,朱家兴请假在家调养,杨善洲又叫会计把每个月的工资送到他手中。

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普通工人的故事,至今仍在林场职工中流传,而这样的故事在杨善洲的一生里数也数不清。

“杨善洲的事迹和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杨善洲的精神更是值得传承。”干部学院的教师何显祥这样说。

走进杨善洲干部学院学员培训班教室,一堂题为《学习杨善洲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精神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的专题教学正在授课。

“新时代需要这种精神,新时代呼唤这种精神。”何显祥说,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员使命,不忘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何显祥介绍,他的专题教学课,每堂两个半小时,虽然每个时期主题不同,但不变的主题都是“杨善洲老书记始终把老百姓装在心中”。

杨善洲干部学院坐落在善洲林场核心区,目前,学院组建了一支45人的专兼职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

在面对全国各地的学员培训时,学院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建立了现场教学(现场解说、现场讲授)、访谈教学、激情教学、音像教学、体验教学、延伸教学、专题教学等教学形式的课程体系,200余节课程供学员选择,形成内容丰富、有机联系的“教育培训链”,为前来培训的党员干部益气补钙、固根守魂。

他愧对家人,却留下一座座丰碑

爸爸没给我们留下什么,我一直在家务农,我的两个妹妹虽有工作,但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但我从不怪爸爸。——女儿杨慧菊

从姚关开车,行驶不到8公里,来到陡坡村大柳水下寨自然村,走过几百米的村间小道,就可以看到一个四周用竹篱笆围成的农家小院,土木二层楼房,泥巴墙,茅草顶。这就是杨善洲故居。

在杨善洲的故居,我们见到了他的大女儿杨慧菊,一位70多岁的老人。多年从事繁杂的家务劳动和农活,岁月的沧桑写在老人脸上。她说,家里有12亩玉米地和7亩核桃地,虽然家里人不让她下地干活,但她闲不住,只要一有空,她还是会下地帮忙。

老人家耳背,交流不太顺畅,她断断续续地说,父亲在世时,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他在施甸、在保山做什么,当什么官也不知道。杨慧菊说,从她记事起,就没得到父亲的特殊照顾。唯一让她难忘的是,结婚前写信给父亲,父亲寄回来30元钱,没有来参加婚礼,只是在信里叮嘱说不要铺张,不要请客,不要浪费。她用这30元,买了一套衣服和被褥,就是父亲给自己的新婚贺礼。

在善洲林场,我们还见到了老书记的二女儿杨惠兰。杨惠兰原来是小学老师,后来调到施甸县委党校做了讲师。老书记2010年去世后,她就进入了杨善洲事迹报告团。从2011年到2016年,她跟随宣讲团先后到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市做宣讲。回到施甸后,她又给干部学院的学员讲课,最多时一年要讲90多场。她讲述记忆中的父亲,讲述父亲的小故事。和大姐一样,她对父亲工作的事知之甚少,因为父亲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不回家。小时候不理解,随着岁月的增长,她越来越理解父亲,特别是跟随宣讲团宣讲和自己受聘做干部学院的老师以来,面对一个个听众,一个个学员,她知道,平凡的父亲也有最亲情的一面,作为一名地委书记,舍小家为大家,是父亲最正常的抉择。她知道,父亲虽没给家里留下什么,但父亲的精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传承,父亲已在中国大地树立了一座光辉的丰碑。

云南日报记者 邓申吉 杨艳鹏 崔 敏

(本文原刊于2021年3月30日云南日报5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