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常见雨,尤在六七月。淅淅沥沥的雨水往往带来缥缈升腾的雾气,挂在青峰之上,朦朦胧胧,往日的葱郁的山林变得朴实无华。在马站,凌乱的雨脚莽撞地踩上铺满蓝灰色火山石的路上,踩出浅浅淡淡的痕,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哒哒哒”溅湿了墙角摆放整齐的土陶。喧闹的雨似乎没有打破碗窑的宁静。烟雨中,顺坡势而下的碗窑烧得热烈。碗窑人烧陶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所产陶器多为生活用具,陶瓷的本质便是生活,土陶镌刻着腾冲人的生活记忆。
古时汉人“落籍腾冲”,与当地少数民族水乳交融,在饮食实践中相互渗透。陶文化与饮食文化相遇,在沿袭与演变中形成了坛坛罐罐里的腾冲风味。腾冲人多喜酸辣,酸腌菜是当地典型的酸辣美食,饭桌上常常摆上辅以辣椒、蒜末等佐料拌成的脆嫩酸爽、口角生津的腊腌菜,或以干腌菜配上少许调料,烧一锅开胃,解腥除腻的酸辣汤。小时候,厨房的角落总会静静站立着一两只鼓腹、平底、收口的陶罐,饭前妈妈总会用筷子从里面夹一碗香味扑鼻的酸腌菜。这个神奇的泡菜坛就产生于碗窑,平平无奇的坛子腌制出了腾冲人不可或缺的美食。碗窑的泡菜坛是以当地陶土为原料制作,里外施釉,规格有大有小,坛口外有双层坛沿,中间为用水封口的水槽,在水槽中加清水后再扣上盖碗,一方面可以隔绝外界空气,防止微生物入侵,另一方面,腌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水槽以气泡的形式排出坛外,便于腌制品久藏不坏。这蕴含着碗窑人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具备万物拈来皆可腌的特点,辣椒、青菜、竹笋、梅子、豆腐……在泡菜坛中静静呆上一段时间,就变成了饭桌上常见的酸辣美味。
夏季湿冷的气候常常使农家堂屋里的火塘燃起赤红色的火焰,白白的细烟不住地腾起,炽烈的火焰不仅照亮了黑色的屋子,还带来了雨天难得的温暖。这时三五老汉围绕火塘而坐,添柴加火,点炭烧水烤茶,浓啜数巡,闲聊几句春播秋种,日日如此,年年如此。老人们一生劳作,寂静质朴,喝“雷响茶”是村中很多老人保留的习惯,万语千言抵不过一句“喝茶去”。老人们都有一个产自碗窑的小号烤茶罐,在罐中放入清凉山绿茶,抖动炭火上的茶罐使茶叶受热均匀,加入沸水,罐中发出“嗤嗤”声,茶叶翻腾,用火夹夹起茶罐,将浓厚的茶汁滗入布满茶垢的小茶碗里,喝上一碗味酽焦香的茶汤后提神醒脑,再开始一天辛苦的劳动。小小土陶罐经历无数次的火烤,深浅的陶纹已被烈火抹去了痕迹,小小陶罐经过了几多似水年华,陪伴老人走完夕阳的余晖。
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体现在“穿在银上,用在鬼上,吃在酒上”,腾冲少数民族好酒,烧酒必不可少的器具便是碗窑生产的夹缸。缸身一侧底部有出酒的细管,另一侧上部有供接入酒蒸汽的入口。缸内有夹层,外层放置冷水,热的酒蒸汽通过缸上部入口进入缸内夹层,遇冷冷却,从缸底部的细管流出酒汁。碗窑的酒器中最具智慧的要数龙头倒流酒壶,它是利用了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壶底中间有一根直径约3厘米,长约6厘米的中空圆锥形注水口。人们认为由于这种壶的壶顶密封无缝,酒气不易散发,所以酒味更加醇味绵长。碗窑酒器中大器通常用来储酒或泡酒,小器用来倒酒。有意思的是碗窑生产的酒器通常不会制作盖子,酿酒人家便找个玉米棒的内芯当作塞子。
碗窑土陶因其实用性走进了腾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土陶的功能涵盖了饮食、贮藏、祭祀、工艺品等,时代的发展使得碗窑生产的陶器逐渐失去其运用场景。或许还有这样一个边陲寂静的村落,四合瓦屋,厨房灶台上散放各处的陶罐陶碟,家堂供桌上的花瓶香炉,院子里的水缸盆栽都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种坚韧而又朴素的生活气息。勤劳而智慧的陶工,通过灵巧的双手,把沉睡中的黏土转化成维系人类情感的器物。如今,很多“老物件”被摆在家中一隅,突然看到时便泛起儿时的记忆。(腾冲市纪委监委 张生富)